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陕北文学 >> 浏览文章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

2009/1/11 0:00:00 来源:数字商业时代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作者说,“走进历史的生活是崇高的,但融入生活里的历史却往往是繁杂琐碎的”。繁杂琐碎并不代表没意思。延安的生活指数是多少?延安是如何改造二流子的?延安医生告了谁的御状?轰动延安的由恋爱引发的命案又是怎么回事?毛泽东与狼相遇是个什么结果?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鸿召

      出版日期:2007-07-01

      定价:30元

      1937年1月,中共中央与红军主力部队一起进驻延安。自此,陕北小镇延安举世闻名。说起延安,很多人自然会想起延河水、宝塔山、革命圣地、南泥湾……延安与许多传奇的人物和事件联系在一起,那一段历史很多老百姓耳熟能详。但是,作为历史被记录下来的通常都是大人物与大事件,而大人物与大事件又不能脱离开一个具体的时空背景。很多人会忽略背景,就像很多人只看到成功人士的辉煌而忽略其背后的艰辛一样。而背景往往是重要的,它是鹰飞的天空,是骆驼走的沙漠,是鱼游的水。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就是一本介绍背景的书。书的封面上写着“展示一个你不知道的延安”。 从1937到1947这十年间,我们不知道的延安是什么样呢?

      没准儿的时间

      现代人是时间的奴隶。每天被闹钟叫起去上班,上班的时候还不时被提醒:到了开会的时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到了谈判的时间。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钟表,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能想象的,可延安有一段时间就没有。

      延安驻扎着红军的主力部队,部队是集体生活,起床、吃饭、学习、熄灯都听吹号,所以个人不需要知道时间,就连首长的警卫员换岗也是以烧香为准。延安的学校怎么确定时间呢?学校是以学校领导或值勤人员看太阳为准,随意性有多大就不用说了。有大的庆典、集会的时候,是以领导人为准,领导人什么时候到场就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没个准时间,所以有些来自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到延安后觉得很不习惯。可以想象,如果等待开会的时间比开会本身的时间还长,对于习惯遵守时间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什么感觉。虽然有的领导会偶尔号召大家遵守时间,但是大家都习惯了,尤其在部队里,一个革命者把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时间就更不属于自己了。

      有个帮助延安建广播电台的英国人回忆,他刚到延安的时候没有标准时间,有的单位用华东时间,有的用华中时间,有的干脆在院子里放一个日晷。没有标准时间,做起事来会乱,英国人为这个给毛泽东主席写了封信,毛主席很重视,让秘书向各单位询问了一圈,最后确定,在延安使用中国中部的标准时间。

      下半身艺术

      现代人,尤其是老年人,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在街上扭扭秧歌。扭秧歌既能锻炼身体,还能让热闹的气氛排解一下寂寞,对老年人来说确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可别小看秧歌,那是延安后期中国革命的歌舞。1943年农历腊月三十,军民联欢,庆祝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场面宏大,人山人海。联欢中有近百个文艺团体在表演,其中以“鲁艺”,也就是鲁迅艺术学院宣传队最出众。他们除了阵容强大、乐器很多外,节目也很出彩,新编的秧歌小剧《拥军花鼓》让人耳目一新,调子是我们很熟悉的: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哇)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哩美翠花,黑不溜溜儿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两个演员一男一女,边跳边唱,唱到的“哎哩美翠花,黑不溜溜儿花”的时候,秧歌队全体大声帮腔,结果没想到,老百姓一听之下大笑不止,掌声雷动。刚开始的时候,演员们都以为是自己表演得很精彩,所以老百姓这么卖力捧场,后来慢慢发现有点儿不对,因为老百姓笑得不太正常,而且几场演出都是在全体帮腔唱“哎哩美翠花,黑不溜溜儿花”的时候最轰动。心里没底,演员就赶紧找老百姓请教,可老百姓都笑而不答,这就让演员们更觉得奇怪了。后来终于在一个秧歌老把式那儿问出了原由。老把式说,“黑不溜溜儿花”是一句不好听的话,怎么不好听呢,那说的是男女下身部分。演员这才明白,是啊,把下半身热热闹闹的公诸于众,难怪老百姓大笑不止、掌声雷动。于是赶快改进,改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哎哩美翠花,海哩海棠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谈恋爱喝白干儿

      据说因为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造成了现在社会上男女比例失调。再过一些年,很多男的会找不着媳妇。其实不用说现在,早在延安时期,男女比例就很失调了。书中说,1938年时,革命队伍里的男女比例是30:1,到了1941年,变成了18:1,到1944年,是8:1。革命工作出生入死,所以男的比女的多也正常。不管谁多谁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变不了的。很多高级将领因为革命事业耽误了终身,到了延安以后,有的由组织为他们物色伴侣,有的自己也主动出击。但有时候,因为女同志比较年轻,又受过教育,所以会比较浪漫,与一直在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的革命者在兴趣爱好上完全不同,经常会有话不投机的情况出现。

      有个采访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星期六晚上,女的提议:我们上城头看月亮去吧。男的答:月亮有什么好看,还不如在家里吃花生。女的又说:我们到延水边去走走吧。男的答:你又来了,你们天天在延水旁边跑,还看不厌?这样的话不投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什么集体活动可以参加,两个人度过一个晚上有多难受。最后男的终于说:我还是去合作社喝四两白干儿吧。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梦回陕北-史铁生
下一篇:陕北人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