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民间艺术 >> 浏览文章

细说陕北二人台打坐腔

2007/5/31 0:00:00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二人台,流行于我国内蒙古西部和山西雁北、陕北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是一种融合了蒙汉文化的地方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二人台,初名"打玩艺儿"。最初是由晋、陕、河曲、榆林一带民间艺人带来的一种简单的说唱艺术。后来结合当地蒙古族的"蒙古曲儿"和汉族的"爬山调",并借鉴和吸收了晋剧、大秧歌等其它戏剧艺术中的表演和舞蹈动作,逐渐形成了一种集唱、念、做、舞表演艺术于一体,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独特民族风格的新型地方剧种。
      早期的二人台,表演形式较为简单。一般为一问一答的二人对唱或自拉自唱的单纯演唱形式,俗称为"打坐腔"。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既有歌、又有舞,二人边唱边舞的表演。并逐渐出现了带了故事情节的"化妆表演"。剧中的人物也由原来的一旦一丑两个角色发展成为分别串演几个不同人物的表演形式。在演出中,由于人物更换频繁,演员来不及换装,只能换顶帽子或头巾,以区别不同的角色。当时,人们把这种表演形式称之为"抹帽戏"。其音乐也由一戏一曲、专曲专用,发展为一戏多曲、多曲联用。同时,唱腔也出现了快、慢、流水等板式上的变化。再以后,又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逐渐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带鞭戏"如《打金钱》、《挂红灯》、《打连城》等和突出唱功的硬码戏"如《走西口》、《探病》、《下山》等。自此,传统的二人台基本定型,顾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方剧种。
      传统二人台的道具有鞭、扇、绢。
      鞭,又称"霸王鞭"。用木或藤棍制成,长约1米尺,两端各开小洞数个,洞孔内穿有铜钱数枚。演出时,边舞边打。敲打起来,节奏明快,声音清脆。其打法有上、中、下三路之分。其中精美技法有:"凤凰三点头"、"倒踢剪子股"、"大踢四门"、"里外罗城"、"苏秦背剑"、"仙人指路"等等。
      扇,即扇子。有"荷花扇"、"换花扇"、"扑蝶扇"、"戏水扇"、"展翅扇"、"提篮扇"等等。演员通过扇子的一张一合、前飞、后抛等高超技艺,把扇子功夫与舞蹈动作巧妙地揉为一体,形成了二人台演艺术的一大特色。
      绢,即手绢。受东北"二人转"中手绢表演的启发,引进成为二人台的道具。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二人台演员不断创新,创作出了扔、顶、转、传、抛等多种运用手绢表演的特殊技巧,使得二人台的表演艺术更加多彩多姿。
      传统二人台的乐器,最初仅有四胡、扬琴、枚(笛子)。民间称之为"三大件"。以后,随着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又陆续增加了"四块瓦"(用竹片制成夹在手中拍击的乐器)、梆子、锣、鼓等乐器,以增加音乐气氛。今天,在呼和浩特地区民间自办的二人台演唱活动中,仍以传统的"三大件"乐器来伴奏和演奏牌子曲。
      传统的二人台,配合默契,载歌载舞,具有朴实、刚健的艺术风格和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其曲调融合蒙汉民族的音乐,唱词趋重于白描,道白运用民间俗语、串话、歇后语、顺口溜等,使戏曲充满了幽默风趣的诙谐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传统的二人台,虽然是一种地方生活小戏,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直到今天,呼和浩特地区仍保留着传统的二人台剧目及牌子曲约200多个。这些剧目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代表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人民的爱憎。作品从不同侧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风光、人情世故作了深刻细致的描绘。既表达了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也道出了劳动人民生活中的苦辣辛酸。
      传统二人台剧目中,揭露旧社会黑暗和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典型剧目有:《走西口》、《表民国》、《拔壮丁》、《遭年馑》、《卖老婆》、《转山头》、《长工叹十声》等。反映和控诉封建礼教束缚、残害妇女的剧目有:《童养媳》、《方四姐》、《想娘家》、《叹五更》、《小寡妇上坟》等。反映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剧目有:《画扇面》、《放风筝》、《绣荷包》、《十对花》、《割莜麦》、《撒荞麦》、《撇白菜》、《栽柳树》、《压糕面》、《赶骡子》、《牧牛》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剧目有:《阿拉奔花》、《海连花》、《梳妆台》、《进兰房》、《挂红灯》、《打金钱》、《打樱桃》、《打连成》、《打秋千》、《下山》、《探病》、《探郎》、《卖菜》、《卖碗》等。其中的《走西口》、《打金钱》、《闹元宵》等剧目,已成为久演不衰的著名剧目。 
      解放前,二人台艺术一直被剥削阶段级视为一种低下的活动,艺人们被称作"下九流",二人台是不允许登入大雅之堂的。艺人们只能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班,在乡间走村串镇,或在城内的街头巷尾打地摊演唱。所以,在旧社会,二人台艺术又被称作"地摊戏"。
      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也获得了新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扶植和培育这朵民族艺术之花,将当地民间的二人台班社组织人才的艺术学校。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二为"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二人台的新老艺术工作者,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对传统二人台的剧目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剧目,加工整理后,灌制成唱片和拍成电影,面向国内外播放。与此同时,他们还不断创作出了许多反映新时代,歌颂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作品,如:《秀兰挑女婿》、《宝山参军》、《一贯害人道》、《妇女代表》等在城乡演出后,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陕北说书介绍
下一篇:发展中的陕北说书艺术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