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民间艺术 >> 浏览文章

在路上,感悟剪纸

2008/5/19 0:00:00 来源:原创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许许多多的东西,当失去它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它的珍贵与不可替代。做为一名剪纸艺术之乡的文学艺术爱好者,我与剪纸和剪纸艺术家们打了近三十年的交道,但直到今天,我才对剪纸有了些许认识和感悟。

      我的感悟源于两个月前的一次失望的寻觅。和一位绥德藉的女博士因巧合而谈妥了出版两部书的初步意向,其中一本书是关于陕北剪纸的。于是,在雪多成灾的这个新年的正月初二,我告别了家人,背起摄影包游走在陕北的大地,我要去寻找有关剪纸的镜头并将这些画面拍回来,作为准备做的这本图文并茂的书的素材。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个失望、甚至于绝望之旅。在失望而寒冷异常的十天的寻觅与失望中,我似乎才真正认识了剪纸。

      一

      从民间艺术之乡安塞出发,十天时间,我在一条条山区小道上,走过了陕北的子长、绥德、子洲、横山、靖边的百余个村庄。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我想要的一个画面,没有拍回来一帧我想要的照片。在靖边统万城遗迹,我拨通了那位准备合作者陕北才女的电话。我告诉她,剪纸,这个我们没有认识了的东西,忽然间在陕北大地上消失了。在听到电话里惊异的疑问声后,我在皑皑白雪里白城子最高的那截城墙上,有种想流泪的伤感。

      是的,剪纸在陕北地面消失了,剪纸文化,在陕北已经远逝了,在你想象中和印象里,那些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随处可见的东西,如今,只能是想象,回忆或者记忆了。

      在路上,我走过的百余个村庄里,我没有找到一扇记忆中属于剪纸的窗户,也没有见到一帧理解的属于窗户的剪纸……
见到不多的几个地方的窗户上,有千篇一律的大幅机制剪纸,也有几个在窗棂间贴了几小块三角形小彩纸角儿的窗户,我举着相机,呆呆的看着,压不下去那很轻很轻的快门儿。

      剪纸的定义或名词解释已经有许多人写过了,许多喜爱它的人也知道它的历史,明白这一艺术应该比纸产生的早。在这之前,我写过剪纸,也写过剪纸艺人,但在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里十天的失望和寻觅中,在路上的我知道了自己的幼雅与可笑,也明白了我们许多自命不凡的文化人的无知与可悲。我们有几个人真正懂剪纸?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一帧帧纤弱的纸片后面深藏的东西呢?

     

      在那冰天雪地的路上,在这片生长过剪纸艺术参天大树的黄天厚土里,失望的我思考着、行走着、寻觅着……

      剪纸是母亲们的艺术!女人们,也就是母亲们为什么要剪纸呢?我思索着……我知道剪纸最早是在金箔,而后应当是用丝帛或者说布做原料的,是女人们在做衣服时,为美化父亲、丈夫抑或是儿女们的某一件衣物时剪出了第一个图案,或者是在穷困中为某一件破了的衣服剪一块合适且好看的补丁时发现可以剪出更好看的图案,这图案可以美化衣服。于是,这世间最富创造力的那位母亲剪下了大胆的那一剪子……等到造纸技术在中国大地上诞生后,母亲们干完必须干的各种家务后,把在补丁上剜来剜去的劲儿用到了纸上。于是,无数个母亲们在一次次缝缝补补的空闲里,在等男人盼儿子的间隙里,开始了中华大地最长久最伟大的创作。她们用最便宜易得的纸片,甚至树叶儿把眼前的山水花草、五谷动物和自己小时听到的故事或自己对外边世界的印象和臆想剪了出来。于是,剪纸这一艺术在窑洞里只有女人们自己能听得到的嚓嚓的剪动声里诞生了。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她们用剪刀剪出了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也从那些我们见到过的艺术品中品味出这其中有她们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认同了她们创造的一帧帧剪纸在陕北而言,把冬季少色彩的黄土地装扮的有了点色彩,也感受到了些许盎然的春意。

     

      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可以理解到这一层,也认同剪纸是一种美就是我们对女人,对母亲理解了。其实,处在现时代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永远理解不了剪纸对母亲们,对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女人们的意义。

      男权思想横行了几千年的华夏大地上,把女人的脚缠成三寸金莲的祖先们,有本事的可以走洲过县地去闯荡,可以喝个小酒或舞文弄墨,甚至可以到花柳巷里找点乐子,最普通的也可以在山野里劳动,闲下来可以扭扭秧歌、打打腰鼓,吼两嗓子信天游轻松一下身心,也可以回到家打打自己的女人,而身处闭塞乡村足不出户的母亲们呢?

      在路上,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一颤。是呀,每个女人都有的那一把小剪刀,仅仅是工具吗?难道那不是母亲们感悟生命和天地万物自娱自乐的圣物。一把把剪刀不仅把母亲们对儿女对家人和对这世界的爱表达了出来,同时,在烦琐重复的劳做中,在空房里的守望中,在缺衣少穿,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烦忧中,母亲们用剪刀呵护着自己的人格,剪纸的过程中女人们在苦涩中寻觅到了一丝甜美的愉悦,现实的磨难与艰涩对母亲们心灵深处的揉凌被淡化;那一幅幅也许是和着泪水或低吟的信天游剪出的纸花,在给家人带去他们未必能体味得到的对心灵和情感慰籍的同时,也慰籍着女人自己。

     

      母亲们剪剪纸并不是为了什么艺术。剪纸,是她们为了淡化生活的艰辛与磨难而剪给自己的生活手记。在剪剪纸的过程中,母亲们拥有一个纯朴宁静的世界,一个只有自己和完全被自己主宰的世界,于是,肉体上的磨难、艰苦和精神上的失望与无奈驱使她们剪出了向往中的吉祥与美好。尽管只是一种企盼与向往,她们心里也知道那些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永远都只是梦想,但那瞬间短暂的愉悦中绽放的就是生命的美好宝贵与灿烂。这吉祥与美好,正是她们在艰苦封闭的乡村里,在恶劣的环境里,在磨难与不幸的打击中,支撑她们活着的精神力量。

      剪纸,让母亲们在漫长封闭的乡村生活里有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也给了失落、失望甚至于绝望的母亲们的情感以寄托和满足。于是,母亲们包容了一切,于是,女人有了比男人们更强的承受力和更顽强的生命力,于是,母亲们带着人类渡过了苦难,走到了今天……

      “命苦的人,剪出的剪纸最好!”我想起为了自己和儿女的生命,从山西跑到安塞,后来失去爱女,一生生活在对先夫愧疚对丈夫无奈还有儿子的怨恨中的高金爱,也想起了她那人见人爱的“艾虎”等等剪纸;我想起了一生坎坷,生了十一个孩子,最后只活了一个女儿而精神失常的常振芳,我见过许多次她发“疯”的样子。疯了的她摇头晃脑地拿起了剪子,唱着、骂着、剪着、吼叫着,把一块红纸剪成一幅神奇而震憾人心魄的艺术品了,她也平静了、正常了。我也想起了手指患上骨癌的曹佃祥拒绝手术时说的话:“活到尔格,甚都够了,就是花没铰够,如果铰不成花了还有什么活头”。还有在过年前把自己的剪纸作品铺了满满的一炕,把孙女叫过来教剪剪纸时一头倒在五彩的剪纸上在没有起来的白风兰……还有张凤兰、王占兰、潘常旺、李贵莲等已仙逝的大师们和李秀芳、薛玉芹、王西安、侯雪昭、涂泽玲等等还在以剪纸为最大乐趣的艺术家们……

     

      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剪纸是作者剪给别人看的。就如一位艺人曾对我说的那样:过年过节了,窗户上没有几个花花就不好看,贴上些从外边一看就有了人气。我当时也听明白了,她说的人气就是勃勃生气与生机,也可以说是那盎然的春意,但我也只是想到在曾经贫瘠的陕北大地上,在那原本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有形且有特点的窑洞和窗户上,有几帧花花绿绿的剪纸是有了几份人气。当在路上的我走进那些已经垮塌的辩不出窑洞形状的洞窟向外看去时,当我躺在绥德乡亲的热炕头,被新年那有雪映衬的第一轮上弦月的月光惊醒时,看着白的耀眼的窗户,我感受到:那没有了剪纸的月光是冷的,那被正月的月儿照的发白的窗户也是结了冰的,让我这个寻觅者的心也随着冷了许多。在被窝里的我明白了,那些在腊月里握着冷冰冰的铁剪子铰剪纸的母亲们,是为了让正月里的窗户上有点暖意才甘愿让手冻着的,腊月里忍耐冷、冻是有正月里的温暖来回报的。剪纸是给外人看的,但也是给窑洞里的人看的呀!当然包括窑洞里的女主人。

      寻觅的失望中,我忽然觉得“物以稀为贵”有时是种非常愚蠢的认识!

      人,往往是面对最多最经常最普通的东西时觉察不到它的价值,比如说母爱,许多人不就经常感受不到吗?直到母亲逝去的那一刻,才知道那份爱才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是别人谁也给不了的……

      剪纸,由于是千百年来所有贫穷且地位不高的母亲们创造的,在中华大地上太多太普通也太普遍了,于是我们对它不以为然甚至于熟视无睹了,也就没有谁去想剪纸对女人对母亲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如今回过头去品味,才认识到那时的乡村不能没有剪纸,也才发现当时的母亲们离不开剪纸。漫漫的岁月里,母亲们创作出的那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在丰富风俗节日、婚丧嫁娶、衣饰环境的同时,也让女人与她懒以生存的世界有了对话交流与沟通感悟。那一把把小小的剪刀,难道逊色于千百年来握在男人们手里的一支支毛笔吗?那剪刀不就是母亲们心中与这世界对话的笔吗?那一幅幅剪纸不就是母亲们唱给这世界的一首首歌吗?不就是母亲们写给这世界和她的儿女们的一首首无与伦比的诗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剪纸等等民间艺术是“劳动者的艺术”,由于他们的地位所限,这一类艺术也就成了“贫贱者”的俗文化了,于是,书写历史的文人雅士们根本就没有把这些东西当做艺术,也就注定这些东西入不了史册。于是剪纸这一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最流行最普遍作者最多作品量最大流行时间最长的艺术,今天少有文字可考证。

     

      在路上,失望中的我苦苦地寻觅着,但我寻觅到的只有更大的失望,以至于绝望!剪纸这种虽未入史册,但谁也无法否认的特殊的最底层同时又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民间艺术,这种最普及最通俗最浅显而又最深刻最富于哲理的艺术,那十几二十年前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还是铺天盖地随处可见的艺术,怎么就悄然的褪色、消失、绝迹了呢?我知道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过程中,靠口传身授一代一代传承的民间艺术无法逃避的现实,我也明白不能为了保护剪纸等民间艺术而让父老乡亲们固守贫穷,但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缩影,母亲们一代代创造并传承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我们民族几千年文化精华的剪纸,怎能在我们还没来得及记录和记住它的时候就悄然离去哪?

      站在统万城那千百年来还屹然耸立的城墙上,我想起头一天晚上,在横山县城一个火锅店里看到的一幕:七八个衣着华贵的少妇们围坐在我旁边的一个桌子上,有抽烟有喝酒也有说有笑。我知道这是一次正月闲暇里普通的聚会。说笑中她们说了几个生活不错但得了抑郁症的朋友,其中一个自杀了,一个开着车出去散心时肇事了……沉默过后的一阵浪笑和交杯换盏声里,有一声长长的叹惜!钱有了,日子好了,怎么心里就是不好过了呢?

      苦难的岁月里由于有剪纸,于是许多不幸的母亲们走过了苦难;而当生活好了,时代变好了,却又有许多原本幸福快乐的母亲们没有放松身心,慰籍灵魂和创伤的东西,没有了幸福。

      与以逝去的岁月相比,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与发展是太快了点,快的大家没有任何准备就已经到来了。变化太快的时代在给我们丰富的物质让我们享受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盲目的优越感,让我们在许多事情上变成了一个个冷漠的旁观者,当所有人都变成旁观者时,那些如母爱般珍贵的东西就从我们手指间消逝了……

      想到这里,我打通了那个电话,伤感中,我觉得自己认识了剪纸,感悟了剪纸。但我知道,千百年来那些数不胜数的剪纸里有多少谜有多少故事是谁也无法解开和知晓的!我渴望在梦里能再看到灰黄苍凉的土地上,一孔孔一排排窑洞的窗户上贴满红红绿绿的剪纸,能真正听懂剪纸这华夏母亲们的吟唱……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陕北民间剪纸
下一篇:安塞民间绘画的风格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