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_头部通用}
{KS_位置导航}

扶贫如春风吹开幸福门

2017/2/23 9:23:00 来源:延安日报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桐寨村小杂粮加工厂

桐寨村小杂粮加工厂

房靓了,路宽了,村美了,人富了……日前,记者走进吴起县五谷城乡桐寨村,真切感受到了精准扶贫以来小村庄发生的变化。

“以前吃水要到河里挑,走土路、住土窑,收入全靠土里刨,现在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彦财高兴地说。

桐寨村是吴起县的重点扶贫村,因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群众收入相对较低。吴起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后,包扶单位宣讲好政策、传授致富技能、解决农户需求,要让扶贫的春风真正吹开群众的幸福门。

“自从我们村被包扶以来,村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搬进了红砖、青瓦、白墙的新型民居,用上了沼气,吃上了自来水,现在还能上网呢。”村民张炳奇兴奋地说。在桐寨村,像张炳奇一样住进新居的村民就有200余户,基本实现了人人住新居。

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财政补贴、群众自愿的农村建设原则,桐寨村建成了三排二层楼房136间,新修建了村部、幼儿园、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卫生室,并拓宽改造了通村道路,用水泥硬化了村内巷道,栽植了行道树,兴修了便民桥,安装了路灯,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建起了沼气池,农户家里也通上了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极大优化。

“通过多次科技培训,我掌握了肉猪喂养及日常病防治技术,办起了肉猪养殖场,生意越来越好,这都是沾了智力扶贫的光啊。”该村养殖大户庄生荣这样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包扶单位加强对村民的科技培训,增强扶贫造血功能,利用村上的远程教育网点,实现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桐寨村地处白于山区腹地,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荞麦、黄米、小米、绿豆等农作物,其中杂粮占到粮食产量的80%以上。村支部书记张彦财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成立一个小杂粮加工专业合作社,办起了采用特制传统石磨加工的“桐寨村小杂粮加工厂”,并申请注册了“肥土地”商标。小杂粮加工厂吸纳村民入股或进厂做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并同本村和周边农户签订了荞麦、小米、黄米、豆类种植订单,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还采取土地流转合同等形势,建立起了集中连片的无公害绿色小杂粮种植基地,规范种植标准,提高小杂粮的质量,在为加工厂提供充足原料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增收,而天然的农作物原料和传统无污染的加工方式,使得“肥土地”牌小杂粮短时间内就在该县市场畅销,而且走俏延安、西安、榆林等周边市场。(记者 刘小艳 通讯员  樊涛 )

{KS_DIGG样式一}
关键字:
上一篇: 电杆“折了腰” 行人皆恐慌
下一篇:饭馆老板表心意 环卫工人吃上“暖心面”

网友评论

    true 
    {KS_尾部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