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旅游 >> 旅游攻略 >> 浏览文章

兜兜转转走陕北 享受窑洞无尽的温存

2007/5/31 0:00:00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去陕北这样的地方很难称得上逛,说旅游也显得有些轻浮。还是用陕北人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形容比较好:走陕北。
      为走着就是一种状态,可以没有任何目的,不为求奇赏景,也不为行路谋生,仅仅是走,边走边看,和不一样的环境产生关系,与用不同语言习惯表达喜怒哀乐的陌生人打交道,久了也可以与之产生些许爱与恨,这样反倒更容易看清自己。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了解外界多一些,行路可以了解内心多一些。  我想起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很典型的陕北文学,那样朴实无华,但恰恰是这种平和的东西伴随很多人度过本来会浮躁轻狂的青春期——这不能不说是陕北文化的一种力量。
 
      老者 陕北行的第一站
      从西安坐下午的长途客车,本来准备晚上抵达延安的,但在车上听一个绥德老伯说延安的旅店很贵,便随他一起径直往绥德去了。
      老人是我认识的第一个陕北人,身体魁梧,国字脸庞,眉目周正,性格开朗,笑起来一口白牙。他一路坐在我旁边聊天,说离家二十多年了,这次回去看望病危的哥哥,颇有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惆怅。  我问他会唱信天游吗?他说一直念着呢,如果不是怕影响别人睡觉,还要当众给我露一手。我笑着说如果不是你回家有事,我会请你做向导,一路信天游!和老人家聊久了自然生出一份亲切,感觉不像陌路,反而有点邻家大伯的感觉,且不说长途疲惫打盹时不小心倒在他怀里也不会心生尴尬,就在半夜里我随口说了句有点饿时,他便吃力地从拥挤的行李架上取出自己的饼塞给我吃。
      在车上我从来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但不知为什么这次我无法拒绝,反而觉得好久没吃过那么香的饼。那种开朗豁达的亲和力太强,让你无法不把都市里很久以来蒙在心灵上的那层膜揭掉。更有意思的是老伯后来感到口渴却没水了,我看看自己瓶子里的矿泉水还剩有几口,他竟然豪不嫌弃地咕咚咕咚喝完了。按说他应该是最善于提防外人的,因为这个魁梧的老人在谈话间告诉我他远离家乡后在湖北做了二十多年的警察。我不禁心想,人与人的距离其实就在这一张饼与一口水之间,可以很长,也可以无间,但我们很多时候出于自我保护却把心灵的窗口一一封死。
      对于我的行程来说,这位绥德老人应该算是第一站,他在我还未到陕北就感受到了陕北浓郁淳朴的味道。我们还互相留了电话,但估计以后联系的机会很小。很多属于旅途的东西就像属于内心的东西,当我们返回身处的现实时其实就离他们很远了,只有在不经意的时候才会用回忆去打点一下这些细碎的美好。
      窑洞春笋般生长
      和陕西很多小县城一样,绥德同样是一个穷得感觉脸好像总没洗干净一样的地方,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煤烟味道,很多柴油小摩的在路上哆哆嗦嗦地跑来跑去。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窑洞。有人曾说第一次住在窑洞里蛮可怕的,因为有一种入土为安的感觉。我不由感叹:习惯了疏远土地的人,一下子突然离土地那么近,特别是脱去外衣被土地拥抱时,反而受宠若惊得不知所措,这世上的很多事情往往令人哭笑不得。
      不过我是真心喜欢这些窑洞,特别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座座群山之间,偶尔几点灯光点缀在大山黑黝黝的脸庞上,像山的眼睛。再也没有一种建筑能够如此和谐地与自然融为一体了,因为建造这些居所的匠工们潜意识里对自然有一种亘古的膜拜,他们知道如何把自身的需要和展现艺术的愿望始终体现在自然之下,而不是去抢自然的风头。比如,所有的窑洞都建在阳光充足的山坡上,好让人们始终与太阳友好相处;所有的窑洞至少有四面与泥土接壤,好让自己在泥土的怀抱里享受无尽的温存;还有窗上朴素的窗花,还有春节时在石碾子、猪圈里、门口的树上贴满的福祈,无不充满对生活的赞美和对造物主的感恩。  为什么不感恩呢?在自我意识的膨胀中我们还有多少可尊敬的东西和可依靠的东西?

      四十里铺的石狮子
      四十里铺离绥德县城以北15公里。陕北叫做××里铺这样的地方挺多,估计是古代地广人稀,每走多少里路才有个歇脚的店铺而得名(转载者注:作者对陕北地名中的“铺”理解不对。可参见本人的“说铺道驿” http://sdd.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TempleCode=1000000008&BlogLogCode=1000058864 )。但这么多“铺子”除了有个“三十里铺”因为一首民歌而出名以外,就数“四十里铺”在当地最有名了,因为四十里铺的男人个个是能工巧匠,做得一手好石活。    石头在陕北的地位非常重要。箍窑洞的拱梁需要开凿得非常精致的石头,这样可以防止泥土滑落;磨面需要石碾子,尽管那里大多数地方已经通电,但人们还是喜欢用这种合理利用牲畜劳动力的方式加工粮食。四十里铺的男人之所以有刻石狮子的传统,据当地人介绍,以前人们外出劳作时怕独自在家的小孩从炕上摔下来,所以请石匠凿一个一尺多高的小狮子安放在炕头,一来可以用布条把小孩拴在狮子上保证安全,二来可以当作孩子的玩具用以解闷。想想陕北人挺有意思,一方面把自己的孩子像小畜生一样拴在石头上,一方面又疼爱地把陪伴孩子的这些石头做成憨态可鞠的小狮子供其玩耍。也许正是因为在这种严厉与宽厚的爱抚中长大的缘故,陕北人形成了其特有的豪爽而又不失细腻的性格。  和很多熙熙攘攘的外地人一样,我在这个小镇逛了很多石器店。店里店外摆满各种形态的石狮子,用以批量输出。也许因为现在寂寞的人太多了,他们需要可靠和美丽的东西。

      边行走 边感慨
      走陕北不轻松,不只是那里没有集中景点,比较辛苦,更因为总觉得到陕北不行走乡间,不如不来——民风是这里最富于味道的风景。    你可以坐着小巴或者搭过路车在那些区县的路上穿越,看到哪里风景好就下车,然后走走那些沟壑很深的山梁,幸运的话可以看见放羊的老人唱信天游。可以找个村子和当地老乡攀谈,他们都很热情。记住,越不是景点的地方越有风景。

      诗意的行走

      时间
      九月去陕北,最好在山梁上行走。若雨水丰足,你会发现这里并不是传说中的黄土高原。行走处,野草没膝;山坡上,满眼金黄色谷子,间或有野兔不时地出没。若干旱,则荒山连着荒山,你只能想到一个词:苍凉。
      金秋十月,秋色达到极致。枣园内满眼金黄,但片叶未落。周总理旧居前的两个老槐树依然在风中摇摆,那时一种不杂他色的纯黄。后面的小树林也开始呈黄绿色。如果在山间行走,会发现山凹里一片火红,那不是山丹丹,是变红的秋叶。 
      春节,初一到十五,气氛那个浓厚啊!春联、剪纸、秧歌、腰鼓,黄尘漫天,锣鼓震耳。
      可先坐火车到太原,然后从太原坐汽车从离石过黄河进入陕北。也可以坐长途客车从北京直达绥德,但那样比较累,因为北京的长途客车没有太原的好。

      路程
      行程可以这样安排:第一站到绥德,第二站米脂,第三站榆林,第四站靖边,第五站安塞,第六站延安,然后从延安回北京。全线都是国家一级公路。
      如果先坐火车到西安,不要与火车站的陌生人纠缠。火车站出来不出广场往右走大约200米就是长途汽车站,那里有很多到延安和榆林的客车。
      不坐汽车的话也可以坐晚上的一趟到榆林过延安的火车。那样会舒服点。

      风景
      1、绥德附近的一些小村庄。可以打出租沿着到田庄的路或者去吴堡的路边走边看,见好的地方就停下。
      2、榆林的老城区和镇北台。古城墙保护得很好,比西安的还有看头,因为它在沙漠里。
      3、榆林到靖边的公路,青色的公路延伸在荒凉的毛乌素沙漠里,古长城被风化的遗迹忽隐忽现。
      4、靖边杨桥畔的古长城,可以领略到真正的大漠边关的感觉。甚至可以看到散落在沙漠里的砖瓦陶片。
      5、靖边到安塞的途中,月亮湾到镰刀湾之间,最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有非常深的沟壑和宽广无比的高原山包,你可以看到一切关于陕北风情的影视片中所能看到的那种辽阔苍黄的美。 
      6、安塞的文化馆,那里可以了解到非常全面的陕北民俗文化,并可以买到剪纸等出自农家妇女之手的民俗作品。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爱上陕北
下一篇:黄土上的足迹——佳县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