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新闻资讯 >> 延安资讯 >> 浏览文章

甘泉关家沟村黄培明为群众办实事的好书记

2017/4/26 9:56:00 来源:延安日报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我们村现在不仅村容村貌变化大,就连村风也变了,这都是黄书记给我们村带来的变化!”谈起村里一年多来的变化,甘泉县美水街道办事处关家沟村村民朱真生深有感触地说。

没有路灯,喝不上自来水,住不上新窑洞,这曾是关家沟村的真实写照。该村距离县城仅2公里,有810亩川台地,多年来一直被大家称作“捧着金饭碗吃穷饭”的烂包村。征地赔偿、宅基地分配几乎成为村里不敢触碰的敏感话题。

2015年7月,甘泉县美水街道办事处干部黄培明来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的时间,他依据村情谋发展,脚踏实地干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如今的关家沟村彻底告别了以往“夜晚出行要靠摸、村民吃水要靠挑、守着新窑不能住”的历史。

“我们打心眼儿里认可这个书记”

农民要致富,产业是关键。黄培明一到村上,只要有空闲,就爱跑到村民家里串门,详细了解村情民情,询问他们对脱贫致富的想法和计划。

3版

黄培明(右)帮助贫困户朱真生种植蔬菜幼苗

针对该村产业老化、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黄培明与村“两委”成员、甘泉县城郊林场和甘泉县公路管理段两个包村单位进行多次研究、修改,最终制定了长效与短期相结合的致富方案,确定了持续走大棚菜、弓棚菜、露地菜三菜并举的发展思路。同时,他还邀请县农业局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帮村上108户大棚种植户引进秸秆反应堆、高温焖棚等新技术,防治困扰菜农多年的根线虫。另外,针对“三产户”,提供创业指导、引荐专业培训、协调资金贷款。2016年,关家沟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362元。

产业发展了,村民们对改善生活环境也是满心期待。为此,黄培明多方协调联系项目资金,先后为村上建成了村卫生室,安装了路灯,完善了广场基础设施,联系水利部门为村上一些还需要挑水吃的村民安装了设备,让这些村民吃上了自来水。

“黄书记现在正在为我们村联系安装天然气呢!他来了之后,真是为村里做了不少实在事!”说起黄培明,村民鲁平打开了话匣子:“农村工作真的不容易做。刚来时,大家都对他还是心存疑虑的。但是你看现在,他为村里解决了几件大事、难事,我们打心眼儿里认可这个书记。”

截至目前,黄培明参与化解村上的信访案件5起、调解邻里矛盾22件、消除干群矛盾3次。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隔阂逐渐得以疏导化解,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村领导集体的威信在村民间得以重新树立,为关家沟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如今,关家沟村真正实现了“人心齐、产业兴、村容美、村风正”的目标。

“我一定让村民住进‘新农村’”

近年来,随着甘泉县城框架的延伸,很多重点民生项目工程陆续开工。作为一个城郊村,关家沟村由于征地拆迁等引发的各类矛盾暗流涌动。2008年,该村集体修建了141孔窑洞开展“新农村”建设。面对村里的223户村民,这块”饼”到底应该如何分?分不到的该如何进行补偿?8年来,村民们因意见不一,每次商讨都争得面红耳赤,到最后都是不欢而散。“分窑”,犹如一根鱼刺卡在关家沟村每个村民喉咙里,直到2015年。

面对这个没人愿意触碰的棘手难题,黄培明一次次地来到新修建的窑洞察看。望着一边鳞次栉比、崭新却又闲置的新窑,再看着另一边杂乱破败的老窑洞,黄培明对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毫无头绪。

“好娃娃了,8年都谈不成的问题,解决不好还留骂名哩,你惹这人做啥?”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劝说黄培明。还有好事者起哄说:“黄书记,你如果真的能把这事解决了,我们都改叫你‘牛’书记!”

“我就不信干不成!”村民的这些话深深地刺激了黄培明,也激起了他的“牛脾气”:“我一定让村民住进‘新农村’!”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研,黄培明认为,窑洞分不到户,归根结底还是民意不畅通、利益分配不均匀的问题。找准了问题后,他多次和村干部上门协调,一家一家去征求村民分配意见,做思想工作。把意见汇集整理后,初步形成了“贫困户、住房困难户优先分配,剩余实行经济平衡”的分配方案。2016年9月,一张房屋分配公示张贴在了关家沟村村支部的墙上,而黄培明也未接到一起举报电话。至此,困扰了全村8年,先后召开过40余次商讨大会的难题,终于得以圆满解决。(记者 惠慧 通讯员 张波)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延安新区建设五周年系列报道之八(生态宜居篇)
下一篇:宜川:强基固本抓党建 增添活力促发展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