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文化研究 >> 浏览文章

陕北方言备忘录

2007/5/26 0:00:00 来源:原创 作者:贾勤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言传,言戳。
      言传(chuǎn)是很古雅的话,一直流行,代代相传,普通话读作二声不好,我们读成四声就对了,很有劲,说的是那样有感情,那样的热爱生活。如果两个人交往,一个人忽然不和对方言传了,那才有意思呐。谈恋爱时不言传,那就真糟了,麻烦了。
      然而言戳更好。一下就可知道关系的亲密,你推我一把,我拍你一下,你看看,我们好的。
语言有时可最大程度的表现、反映、留存生活本身的丰富性。神情举止,都照在里面了。这里我并没有特别夸大、炫耀陕北话的意思,因为我知道,人类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神奇的,都是智慧的证明,都是文明的结晶。
      语言甚至直接构成了世界。

      熬。
      这一个字是陕北人对生存的全部表达。
      江华兄在信中写道:
       "但是,我已经来了,并且不会再走,这就是本质。
      陕北话中有一句(一个字)很好,‘熬',陕南叫‘熬煎'。陕北话更神。
      美国人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的末尾说:They are endued(他们在苦熬)。
      这是那本书的最后一句话,然后书完了。
      曾经说过,上帝死了,但是人还活着。
      人必须活着,活下去。
      我看了几遍史铁生《我与地坛》,我落了两次泪。
      握手,拥抱,好好活着。熬。"
      这是我近来收到的最好的一封信。
      我既已来了,就不肯再走!

      闹药。
      普通话将它说成"毒药",有所欠缺。
      毒药一词异常平静,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不像是"毒药"。
      闹药(yué)就不一样,一种痛苦的情形马上就显示出来了。闹,那怎么能受的了,折腾,支持,叫喊,挣扎,昏过去又醒来,爬起来又跌倒,有人看着却又干着急,没有人来眼睁睁等死......都被一个"闹"字概括。
      最后,"毒死了"听来远不如"闹死了"令人震惊。闹而至于死,何其惨也。怎能让人不同情,怎能让人不心疼。此时,我这样讲闹,也真是不忍,心里难免闹的慌。搁笔。
      陕北人有时候真狠。

      4.鬼谷乱谈。
      鬼谷之学,玄之又玄,鬼谷之人亦飘渺不定,其术大抵虚妄,奇中出奇,因号鬼谷。其人早不可考,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世,游说方兴,黑白难分,遂有鬼谷之事,乱谈治道,又好言兵法,其后无闻焉。然而陕北话中至今形容人胡说八道还用这个词鬼谷乱谈。比如说某某鬼谷乱谈,含有不知所云,吹牛,不负责任,任意下结论等等意思。任何不中听之言论,此四字足以概之。
      另外有一个词叫五迷三道,又与鬼谷乱谈相象但仍不同。鬼谷乱谈是说不太严重的,甚至是善意的取笑,朋友间往往开玩笑这样调侃对方,而五迷三道的后果要严重的多,也就是说,人已经完全堕落了,并且不可能再回头,明明着了魔,还说成了佛。《圣经》中说:愚昧的人喜欢愚昧。五迷三道的人自以为是,迷于此道久矣。
      或许持文化相对论者,会说此亦一种独立之文化也,呵呵,也说的过去,那谁愿意谁迷好了!

      5.后生,先生,老人。
      称青年为后生,称长者为先生(一般指有些文化的),普通的年龄大的呼作老人。
后生这词有劲的很,听见稳稳当当,脚板腰板都硬朗,吃饭也美,一气撂下碗,又干活去了,后生嘛!这是由衷的赞叹,欣赏,就靠你们了!
      先生给人的感觉马上就变了:安定,沉着,持重,平静,主要是经历过后流露出的特殊的气质,修养,见识,眼光。问一下先生吧,请教请教,受益匪浅。
      可老人们也沧桑,也风光,甚至对人世有着更为深沉的感喟,所以陕北人爱老人,一个村,一个庄,有什么事,都找老人,大队书记,公社干部,没人理,没什么用。
现在已经很明白了:一个人的一生已是很清楚的显示出来。后生,先生,老人,轮转变换,一息不停,没有人比我年青,但也没有人比我更老,民族的心灵史也有人早已写就。
      后生亦不可畏,先生亦平常人,老人更有慈爱心。
      陕北人朴素的很:暗暗相承,竟已千年。

      6.失笑,妥笑。
      失声而笑,然而这又是应该笑的,所以又叫作稳妥的笑。天命谓之性,笑,性,失笑顺其性也。妥笑很可能还包涵了人格的修养问题,不同于取笑,讥笑。人格在语言中慢慢培养。然而我看到的却是:人格在语言中渐渐的被遗忘。
      失笑又是一种很诙谐的表达,好像在揶揄别人,毕竟是你让我失笑了。或者在面对人以外的存在时也有失笑的时候,这又是幽默了。人以此来再现自身对世界的理解。

      7.浪浪。
      我童年时的一个伙伴,名叫浪浪。关中人到外面去逛,就说浪去。而陕北话中浪浪寓示生命放浪之意,无所归依。浪浪有个弟弟,就叫二浪,多么悲悯的表达呵。生命有注定者,只能理解不能更改。浪浪如今长大了,和我一样,这一切并未结束。
      陶潜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陕北人用不着多虑,想到喜与惧,生命本身与生死无关,陶潜与生死无关,世界以此为背景展开,身在大浪中,造化亦无功。

      8.祈的。
      大旱要祈雨,大灾有祈祷,有仪式,表演等等。那是特指人在一种戏剧的环境里。在平常日子里,一个人如果过分着装打扮说话,大家就会揶揄他说,"看你,祈的。"一种高尚的生活过后,人们总会在平常的日子里回忆起当时的真实。人们自己肯定了自身的生活,所以说,看你,祈的,言下之意,每个人都祈过,都想使自己区别于在日常状态下的自我。说别人的同时想到了自己,所以又伴有羞怯的倾向,人人都有着同样的追求,尤其当你看到别人已表现了非凡的状态时,你就会赞叹,羡慕,嫉妒,然后又优雅的含有醋意的说,"祈的"。
      很显然,你已肯定了对方,你从别人身上实现了自我。

      9.耄耋。
      耄耋màodié,本来是指上了年纪的人。《说文》曰:九十为耄,八十为耋。成语云:耄耋之年。以常理推,人上了年纪自然会有糊涂的时候,所以陕北话中耄耋是一个形容词。比如有人鲁莽行事,别人就会感叹说,唉,耄耋哩!大概是说像老年人一样糊涂吧!后来就用耄耋一词说人的不恰当的行动,做事,等等,只要你没有把握,欠考虑,不稳妥,那别人就会说你是耄耋。
      但我常觉得这个词在陕北话中有更深一层的涵义。上了年纪,事情都作完了,平静的生活,无为无所有,应该是的。应该是不再做什么了,人为至此尽矣!所以谦和,安祥,神而比之,谓之不死!耄耋之年,安怀若素,反此,还继续用之,执着难舍,那可就真是老糊涂了,这又被人称为耄耋了!
      一个词从正反两方面讲,都趋向真谛,生活化简了哲学,智慧凝结为语言。终于有一些事是不必做的了,一种静止的倾向呼唤多年,你平静的老了。耄耋霜雪,皓皓此生,故然无迹,冥运方通。

      10.风发,风罚。
      说感冒是风发。中医理论认为一切病都由风引起,"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样预防就不会得病了。但是风本身还是存在的,所以风发作了人就又得病了。或者说人的缺陷无可弥补,最终还是被风惩罚。人是先天而残,世界上再也没有如同人一样的存在更直接的暴露存在本身了。因为人看见了人,还因为人创造了只有你能听懂的语言,又将其形诸文字流传。袁旦说:与其说病,不如说难活。毛泽东说:人有病,天知否!

      11.操心。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仔细分析了这个词,认为人的命运就是操心,然后灵魂归于天,肉身归于地,但是只要还活着,就得操心,引出烦、畏等形而上的思索。而陕北人正是在操心中克服了形而上的问题。形容人的劳苦,是这样说的:心都操碎了......

      12.邂逅,先后。
      陕北话中,妯娌称为邂逅,大有深意。一种意外的期待导致了一场意外的相逢。我的可能性在你的选择中,但是选择是先天而行的,兄弟姊妹已属前缘,而后展开了人与人的渴望,首先建立在爱情之上。《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不期而会,乃有平生之倾心。此偶然之第一要义,而妯娌则实为偶然之第二要义。试想,妯娌之间的相逢又是怎样的难得!引导出所有的对生活的态度,邂逅一词代指妯娌,可谓惊心动魄。有情人终成邂逅,有情事一一写就,一种传统中对偶然性的认识导致了偶然性的断裂,修饰偶然性,妥善承接,还原了生活本身的意蕴。煅炼偶然,注定此生,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我遇到的人正是我想遇到的人。
      又,《广雅?释亲》:"妯娌娣姒,先后也。"亦可谓中的之疾矢,铮铮有声。先后者,层次感也,呈现了实在性的过渡,故妯娌直呼为先后。此则又为语言发扬生活之一大佐证。

      13.试亲,事情。
      需要的是生活。需要在生活中生活。而生活据说是在妥协中完成的,婚姻似乎就是一例。爱情诅咒婚姻,但是个体的妥协可以赢得生命本体的延续,婚姻又是折中的最好选择。自私产生爱情,于是陕北人把婚姻称为试亲。还是在生活中,人成为了豁达的人,基于长辈们对生活总体的概括,人们认为婚姻其实就是试亲。好一个试亲,背后酝酿下多少担忧与无奈,不得已中仍然承担起全部的事实,世界之外也许延续着荒唐与不幸,而在人生中,底线不能崩溃。既是试亲,双方就都有了退路。这两个字使我欣慰。
      所以,陕北人把结婚叫过试亲。过试亲那一天,双方亲戚都来了,一一介绍,行门户之礼,祝福新的门户的缔结。百年好合,试亲竟成良缘,也许就渡过了我们的一生。而一生与共,恩爱源自试亲。亲亲戚戚,一试难舍,我可以试,我愿意妥协。生活的妥协不是人妥协的后果,而是建立在对人的呵护之上的。

      14.相伙,合劳。
      过试亲的时候,邻家邻居都来帮忙,就叫相伙。合劳是一种面食,有人和面、有人调汤、有人端碗,大家一起出力,所以叫合劳。这些词都是温暖的,伴随着我从小到大,不明白的时候我生活的好好的,明白了以后我好好的生活。

      15.寻吃的,行吃的。
      普通话中说成乞丐,就是乞求施舍。人能求什么呢?方言朴素,说,寻吃的。寻,读作xíng。或者是行吃的,因为乞讨的人走乡进城,才能维持,佛经中所谓行乞者。
      悲悯源于所闻,人为了吃而行乞;尽己之力,布施所有,即有无量福德。寻吃的常说:"行行好......"然而,鲁迅在《野草》中写过求乞者,那是对人类整体存在作一象征显述,先生明言:"我不布施,......"我与先生有着同样的悲哀。

      16.行无常,行无道。
      无常相对有常来讲。春夏秋冬,天之常道;生老病死,人之常道,但其中并不包括自杀。陕北人说自杀的人是:行无常去了。宗教反对自杀,这等于人放弃了对神的承诺,约定的维持单方面毁坏了。生活反对自杀,这等于中止了人的可能性,使人的背景落空。个体无意义,自杀终于成立,加谬说这是哲学的开始。而陕北话说,不当的,表示对一个人的怜悯,即是说不合常道,位不当也,有悔。正是自我的照鉴,应该慎重。
      这又说明了人的传统曾经的沦丧,又可叫作行无道。陕北人说,张狂失道。可见常道之外设计的是对人的惩罚。夏商周三代愿言天命,革故鼎新,守以常道。《易》曰恒,又曰元亨利贞,毕竟建立起了人的背景。陕北没有变的正是亘古的土地,以及语言,以及行为。
      佛言是岸,道曰守,人们一直就是这样生活着。

      17.害气,害病。
      说生气了,是害气。
      说生病是害病。老子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人一降生就已生其大病,人再病就是第二次病了,所以说害病,人对病的谋害,人生以后的病再大也没有"人存在"这种病大,以更为强大的事实打击相对较弱的事实,可以取得生活的平衡与妥协。这样,人最终只是得一种病,叫生活。我是有证据的,陕北人说生孩子是,害娃娃。以毒攻毒,庶几乎可以解大毒。

      18.病死连天。
      然后就转升为形而上,病死连天。使得人能够直接认识"天"的有效途径是病、死。但这一切并未导致宗教的产生,因为陕北人是在生活中生活的,既然太初有道,又以人为本,就不必再寻找至高的神。人是知道的。病是生死的界限,生活是全部的酝酿,固然也是全部的埋藏,与天相连的竟然是人。

      19.成器。
      所以,还有一个词是,成器。
      到最后人不得不成为器,盛载天地之大德。德者,得也。都得到了。聚而成其气,人生秉赋此气,化而有形,谓之器;还原到身体,还原到语言,最后完全。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大器晚成。
      我也常听人说,某某家,养了个娃娃不成器,怎样怎样。这不要紧,假以时日,磕磕碰碰,会变的。

      20.养,坐了。
      生孩子还说成养娃娃。养字深入,概括了生儿育女的辛苦,家长的承担寓于一字之中。普通话说生孩子,份量为之减半。
    生孩子又说成坐了。更是体贴的表达,母亲累坏了,坐月子休息,哺乳,所以用坐了形容。语言每一次都深入到生活中去,人们在使用着语言,顺利的展开了每一个个体的一生。

      21.做生活。
      这个词正是我反复的讲"在生活中生活"的证据。小时候,在外婆家,有人来串门,问外婆在做什么?外婆就说,做生活哩!或者说,生活多了。现象还原以后,生活又一次成为生活,即内心之生活。佛家偈语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的就是做生活。
      做生活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生活的继续,阐明了生活的本质。人与生活即是生活与生活的关系,语言揭发了天大的秘密。这证明在语言产生之前,祖先们已经过了相当长时段的文明的开化了,人的历史至少可以翻倍前推。
      陕北有幸保存下古老的语言,我有福了。

      22.玄黄。
      某人说话,别人不信,认为他胡说,就说这个人玄黄哩。或者是学谎、宣谎,学会说谎了,宣布的是谎言,哄人了。吹天浪地,天地玄黄,所以我在这里写作"玄黄",以见说谎的人漫无边际,信口雌黄。《易》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可以证明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此则为玄黄之本义。语言代人受过,真是语言之奇迹,足徵文明轨则已臻于完善。
      语言使人能够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所以,每一种语言(方言)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人有一天能够了解到不同的世界,从此学会了不同的语言。"鸟鸣嘤嘤,求其友声",人能听懂世界的语言。

      23.停丧着。
      然而还有更狠的。
      陕北人骂懒的不起床的人就这样:你停丧着。我有一天,突然听懂了这话,因为我识字了,能写出这三个字,我惊出冷汗来。
      但语言有时会在生活中消掉锋芒,显的并不具有多大的伤害力。我妈有时也这样说我和妹妹,说爸爸,听起来反而很亲切,她说她的,我睡我的,家庭中关爱的气氛反而透露出来,我想这是生活的包容性,是生活无限的蕴藏,自然令人接受了。
      可你试着从哲学上看:停丧对生死的跨越又教人再一次惊叹,语言一次次把我放倒。

      24.栓正。
      如果有什么事干的漂亮,弄的好,就表扬说:真栓正。当初一定是有什么人把什么栓的正,所以流传开来。陕北农业最重要,所以我想这词和农业有关,是不是把牛、驴什么栓好了,是不是?或者,是人们对一个什么仪式很虔诚,要栓个什么,一定要正,所以栓正。
      或者是门的栓特别正,这样门就合的严,安全,冬天寒气不容易进来。

      25.危子。
      就是现在的炮。
      危子不断提醒人们,教人当心,注意安全。或是不断警告:因为有血的教训在里边,千万不可儿戏,常常有炮手出事,再也醒不过来。以后的炮手就将炮叫危子,也许是为了纪念。

      26.唿噜。
      拟声词,人晕倒的声音,或墙倒了,唿噜一声,我常听人说:谁谁谁唿噜了。
      人唿噜并不怕,能救,万一陕北人说:不顶事了,就救不了了。

      27.跑,刮了。
      形容人走了,走的快,不说跑,说刮,像大风。
      比如有人问:某某哪去了?答:唉,早刮了,心疯的。
      这里又要说一下"心疯的"这词。多有力量呵,所以刮了。
      这两句话往往配合使用,真见性情。

      28.梦胡,顶贵。
      胡,形容词,指一种沉迷的状态,是喜悦兴奋的神情。梦,形容词,与胡相通,极力夸张人在特殊的情势下所流露出的体态,你不可能在面对梦与胡时还与平常的日子里的心态一样,在这里,融汇了企求,又包涵了失望,但那是在失望以前对失望可能性的一种判断,一切仍在酝酿之中,尚待分晓,此在当下的感觉仍然是梦胡。
      在陕北话中,梦胡特指一种赌博的游戏,真可谓绝顶。老人们对此很是着迷,常常约好在谁家梦胡,一梦就是一晚上,天亮后在主家窑里吃过饭才各自散去。
      还有另一种耍法,牌是一样的,叫作顶贵。男人们梦胡,女人们顶贵。相比而言,顶贵比较平静,是在一种祥和的气氛中展开的,很朴素。最后的赢家寓示了谁是顶而贵者。势所归依,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而那些输的人也是顶贵顶出了今天的贵者。游戏完美是因为彼此设计,合作进行,贵者在流转中,偶然被顶了出来。梦胡也是这样,无论谁输谁赢都在梦胡之中,喜者失真,败者怀疑,彼此在一种精神的纯粹释放中又度过了生命中最真实的一天。

      29.画儿。
      画儿是一个女子的名字。很多年以后,她老的时候,人们还是叫她画儿。我小时候,画儿抱过我,我已经不记得她的像貌了。

      30.宛转。
      转读四声zhuàn,宛转是形容词,但在陕北话中却是动词,而且运用之妙,相当罕见。比如一个人正在走,别人喊道,喂,宛转,你就要转过身来。常说某某人去城里办事,走了二十多里,忘记带钱,又宛转回来了。这个词的好处在于把人的动作的全过程都表示出来了,一个完整的姿态,很美,所以又用作形容词,摇荡性灵,辉映光景。这个词开始是否是形容鸟的飞翔与歌唱的?或者是先人看到了一条大河的宛转?而一条路也正使他迷茫,宛转心意,从此保留?而从此就有了人的歌唱?

      31.悄悄的。
      陕北话中这不是形容词。比如教你不要说话了,就这样说:你悄悄的。直接描述你不说话以后的情势。完全了人的想像,不留余地,令人惊赞。或者说:你快悄悄的。这是强烈的教你不要再说话了,对话中用于制止某人的言论。

      32.逆时候,内时候。
      这是指过去的时间。我以前怎样怎样就说成逆时候我怎样怎样......
逆这个字太厉害了,而内字更甚,时间若存在,就在于我的承认,我承认的只能是内在的时间,或逆时间,还是把时间意识化了。看来陕北人是不认为有外在时间的,时间只有在过去才发生,才成立,换句话说,我的回忆成全时间,而我,则与时间无关。

      33.脑瞅,肉脑。
      明明是眼睛瞅着,陕北话却说脑瞅,让人受不了,更本质。我看见某某作什么,往往说成:我脑瞅见......
      肉脑一词形容人的愚蠢。你说,人脑精妙无比;而这个人却只是个肉脑,真正令人捧腹大笑。肉脑是最为本质的描述。

      34.跑肚。
      痢疾、拉肚子,说成跑肚。人若无肚,自然不会拉肚子,既然拉,只能带着肚子跑来跑去,诙谐幽默,十分无耐。

      35.喋。
      打架说成喋一架,正是喋血的本义。如果说家庭内部的打架则说成斗争,某某两口子又斗争了。或者大人训斥小孩子们说:以后好好耍,不要斗争。争读作zhèng。但我怀疑斗争这个词是后来出现的,并非古音。恐怕是文革的影响。
      其实,我是弄错了的。斗争显然写作斗阵,正是叫板的意思。评书中写作叫阵,然后斗。

      36.事故。
      "这两天腿有点疼,怪了,事故没有疼过......"
      事故指以前发生过的所有。说事故没有,表示意外,难解。但也已经接受了如今的事实,只是觉得以前没想到。很幽默,能容忍,经验之外的事实是不能不承认的实事。

      37.停当。
      一件事作完了,就说:停当了。停字好,当字准确。但是否和当铺有关呢?

      38.本事。
      说某某有本事,即有能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事是人本来就有的素质,可见有些人迷惑了,蒙蔽了,被人说成没本事。这些人无法回到开始的地方,永远在流浪。

      39.反正。
      "反正就这样了......"
      "反正不顶事了......"
      "反正说不过你......"
      反正这个词是双重肯定,也是最后确定。
      反正我这样写了,由你怎么想?

      40.先秦,先前。
      说前天是先秦。夸张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41.一扑。
      陕北话说,早上一扑起来,怎样怎样。"一扑"这个词使我震惊,一场梦忽然就醒了,一扑只能是醒来以后的选择。仿佛要扑住梦,然后却得到一个现实。我常常讲,现实主义改成实现主义就对了。这样,梦与现实或可妥协。固已耗尽全力矣!

      42.穷说了道,穷说潦倒。
      我一醒来就想说话,有说不完的话,对你,对自己。我在梦里不说话。那时候,我就还原了我自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语言的尽头在哪里?我的话有谁要听?穷说了道,是否真的能接近玄妙之门?要么,仅仅只是穷说了一顿,毫无所得。而那生活的长者却黙而识之,他可能会说:穷说潦倒呵!

      43.营生,做活。
      语言之维苦心经营,直至精密深邃,四方刊布,典训为正。算是稳定了,而生活之建设仍在途中,传承一代又一代,我是真实的过渡。营生既是本体性行为,又是先人的重托,应该活的更好。但是的确难活,陕北人乃有营生、做活之良言,这两句话甚至不是劝勉,而是揭示一个事实,一个广大范围内弥漫着的生存事实。我说的是我自己,与你无关。如果你有了分外的想法,那你去试,务为营生,更是做活之一证。皆大欢喜,欣欣向荣。或者相反,分外的东西根本不存在,生之外,活之外,我不懂那么多。

      44.起身。
      就是站起来走的意思。这个词实在,我顺手记在了这里。

      45.老家亲。
      陕北人把养在家的狗、猪、鸡等家禽家畜叫老家亲。但是用这个词的时候,多半是责骂。比如,鸡吃了人碗里的饭,外婆就赶着骂道:老家亲,......但这也是实话,人与动物相处了几万年,家畜的历史与人同步,正是我们最亲密的客人,难免反客为主。说一老字,浓浓真情,儿女之外,老字酝酿着全部的记忆。这个词风趣、善良,我已经很多年没听人用过了。

      46.牲灵,牺牲。
      大的家畜称为牲灵,比如牛、骡子、驴等。既然用灵字,不言而喻,人岂能说这些牲灵是低贱的?陕北民歌《赶牲灵》,说那骡子走到最前头,很是威风,照见我的哥哥过来了......但陕北雨少,有时要用牲灵给龙王献贡,就是牺牲的本义。我们常说有些人会钻空子,就是"跟上龙王爷吃贡雨牲。"那些人算是不劳而获,一时侥幸了。

      47.白夜,黑夜。
      白天说成白夜,晚上说成黑夜。同一个夜字被黑白区别,有意思。大概人们希望夜是白的,那就又能看到东西,做一些活儿。有一天高兴,就把白天叫白夜了。其实昼夜本无,或白或黑,都是意外,语言反映出深刻的无奈。或者,这二个词和眼睛有关,白天能看见叫白眼,晚上则是黑眼。白眼的白字应该是亮的意思吧。

      48.巫神,阴阳。
      这两个词用不着多讲。李泽厚先生反复讲过"巫史传统,"而陕北文化即印鉴了上古的遗痕。我小时候多病,常有巫神来给我看,他们多半是朴实的农民、和蔼的长者,吃罢晚饭,坐到炕上和外公外婆说话,乡里乡情,到夜半会喝上一会酒;我一点也不瞌睡,愿意听他们讲,冬天的炕头很暖,我的记忆不会出错,至于一些什么小病小灾,那就过去了,毕竟平安。
      阴阳是能沟通两界的神人,替过去与未来的人办事。然而在现实中,他们愈发显得平常。凡有丧事,他们就会主持仪式,有始有终,远送一位逝者的英魂。

      49.撩拨,拨掐。
      外婆常说,给谁撩拨撩拨就好了。外婆盼望人的康健。撩拨整理,那些散乱的经历各各归位;我们一生之事,大半在于心理;这种暗示手段直抵意识之潜藏处,故而能够治病。其实人们有些病是自置于病的,所以要撩拨,挑明,接受关照,使个体在普遍的区域中放松,缓解。集体中的平和与融通,等待着他的回归。
      拨掐更神,掐指算来、细细盘问,多少大惑不解今天澄清,杯弓蛇影,瓦解虚妄,哪有什么病?这仍然是巫的影响,人心惟危,所以道心惟微。

      50.唐三藏,囔藏。
      玄奘法师世称唐三藏,《西游记》广为流传,民间尤称重之。法师博览佛典三藏,经论律无不精涉,即便是大圣悟空也要执弟子之礼。陕北人有意思,把骂人形容为:骂的他唐三藏,表示不肯轻易饶了那个人。佛典中本来就有咒语,唐三藏的紧箍咒更是闻名,骂人至于如此,谁不畏惧?但我如今写来,反觉可爱。
      又,形容人能说会道,往往称其会囔藏。好像暗带嘲讽,"你说的那些我根本听不懂,你尽管自言自语吧!"
      佛典原译自印度,这样说来,挖苦的可以。

      51.真格,格老子。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至于的意思,穷追事物根源或可建立世界观,则世界虽广且深,而我心无所不及。此之所谓真格。陕北人说:"我不骗你,真格。"普通话"动真格的,"与此意无关,动字多余,累赘。普通话"较真",很小气,市民味道十足。
      四川方言也用格老子骂人,与陕北同。仔细一想,令人捧腹。格老子翻译过来是:我已修炼至很高境界,与你老子一样,进而达到做你老子的资格。甚至不是骂人,就把人骂了。一本正经的说有些事反而是骂人,借此领会种种用心,见识别样的人生。骂人的人或许另有企图。

      52.拾掇,打落,铺衬。
      这是纳布鞋的三个环节。旧的衣物、布片,都被收集起来,有一天都要用上,重新用上,铺层、挑捡、糊好。因为是以前用过的布,所以经纬粗疏了,透气性好,做成布鞋穿着非常舒服。当生活再一次呈现生活的时候,就是妈妈纳布鞋的时候;我所出生的地方就是这么辛苦,然而回归于土地,最终有了寄托。一一落脚,一一歇宿,我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活,但不是选择,没有选择。这就是生活的局限。这种局限使生活燃烧,使凤凰起舞,使陕北的传统亘古不变。
      布鞋的象征意味与隐喻:辛苦,肉身与土地。

      53.院起,脚地。
      出门即是院,院子以外也与院子相连,所以称院子为院起;以一个已知的地方来概括未知,院起一词耐人寻味。既以院起,当不忘起处,院子就被双重确定下来了,家的概念渗透到这样的词汇中,有着无限的推动力,平常不曾觉察。
      脚读作juě,脚地一般指家里窑内的地面;外婆说,把脚地扫一扫。先人言:落脚之地即为家。虽说有地即可落脚,而家里的那一小块地却是诞生之地,此脚地非彼脚地。小时候贪玩,被父母训斥,夜里罚站在脚地上;反省真实的过错,酿成今日的思念。

      54.鼻子。
      并非五官之一的那个鼻子。陕北称别人家的子女为鼻子,比如,"这是谁家的鼻子?"小时候常有人这样问我,不过,我听出了话外音,稍带有戏谑的意味,仿佛明明知道了你是谁家的孩子,但又是故意这样的问。后来读《说文》:"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才知道这个词大有来历。武侠小说中骂道士为"牛鼻子",并不是说道士长着牛的鼻子。

      55.差样,差异。
      一位长者在给我描述一座被毁坏的建筑时说:"那可真是差样,好呵!"言下深为惋惜,我理解他的话。表彰差异,主持多样化,这是应有的识见,文明众源方才娓娓不绝。王羲之说:"我看到的,都是新的,因为这世界的参差。"然而,一些凝结了绝对精神的存在物与自在体后人终于是见不到了,那无可挽回的事态仍在消逝。

      56.瓦解,撂。
      把什么东西扔掉,并且根本对它就是蔑视的,就说:"瓦解了。"这词是自我意念中的一个咒语,扔掉的瞬间只不过是瓦解的最后表现;在心中它早被否定,瓦解始于当初,结果并不是呈现在结果中的。陕北这类语汇极解恨,很过瘾,一步到位。
      瓦解是主动的抛弃,撂则是不小心丢失了东西。尤其是丢了钱财,往往说:"唉,这回不顶事了,真的撂了!"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正是普遍的人心。陕北人所要瓦解的东西竟然是人性的宿积,这不可能。谭嗣同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语言当然不是贼,要对付那语言的背后。那意念中的咒语不舍周旋,下降的趋势能否减缓?钱财事小,撂人是大。我也的确常听说:某某人又被撂倒了。

      57.一死二活。
      口头禅。意为狠下功夫,全力以赴。单从词上来看,一是死、二是生,果不虚妄。老子说出生入死,直言生死二地,互相攀搏。既已明了生死,作事自然成功。我常常讲到背景的建立,什么是背景?陕北俗谚云:先注死,后注生。这就是。

      58.杀革,交零,除灭。
      这一组词狠。我觉得是长久征战的影响,不如此,不得活。但在生活中用,却是另一番境况:"就剩这一点饭了,你杀革了罢!吃完了,把碗洗净,就交零了!怎么还剩下一些,来,除灭了!"我们的生活煅造了我们:怎样的生活煅造怎样的态度,世界各地莫不如此,陕北并非我一个人的故乡。

      59.物业,我眼。
      物之所宜,业之所建;合物业而并称之,意思是:已成就了一些事,可以安稳的过日子了。"这窑箍(修建)好了,我这就物业了。"陕北人的心愿如此,凡经我眼才会放心;给儿女们把婚嫁都办了,并且没有欠外债,这才是真正的物业了。
      或者,这词该写作窝一。就是一窝,来源于蒸馒头时,窝好了上笼;像人一样,一家人在一起。方言到底该用哪些字写出来?有音无字,有音无义,有音无言,我写这样的文章真的很难。

      60.止心慌。
      自我安慰。比如,某家给门上挂了一把更大的锁子,或给院墙上插满碎玻璃片,如此类者,都是为了止心慌。心慌,人之常态也;止则是适应性的调整,是感动人的努力。最终,小的心慌止住了,大的心慌(时空形式、距离等)只能去面对。这样的语言把潜意识摆在了前台,人才能始终清醒。

      61.沾荫。
      并非指沾光,占了小便宜。是说本就该得到的好处,某家儿女不孝顺,后来悔悟,侍亲倍报;别人就会赞道:这才像话,沾荫了。血缘凝结伦理,家族福荫连绵;此人既承先祖遗爱,自然沾润双亲,泽及儿孙。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62.拜识。
      三叩九拜,结为平生之友,你是我的好拜识,"这一拜,生死不改。"《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刘关张焚香而誓,祭罢天地,就在那桃园中痛饮了一番。后来果然征得一片江山。

      63.应自,不应自。
      应自,顺自己的意,称心;不应自反之。得心应手是成语,应自是方言。
      这个词表达的状态是唯心的,是先肯定自己的。比如一件工具,即使你用起来不应自,但只要到了我的手里,就很应自,这就行了,什么也不用说。
      从不应自到应自有一个过渡。木匠的推刨,刃子长短,要调试一下,在木板上推一推,感觉合适,就应自了。
      干活的人年龄不同,对应自的理解也不同;有经验的,渐渐推进,不怕费时,学徒往往为了省事,横竖硬来,半天过去,还是不应自,不单损了刃子,更被师傅笑玩。
      应自不应自有时很难说。比如我写这节文字,钢笔下水流畅,是应自;但文章本身写得不好,没有表达出这个词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把一种语言环境写出来,没有生活的重复的宽容,而是强调了某一个词,忽略了语言的通融,不应自。

      64.括心。
      我惭愧对上一个词的解释。陕北人把这种难以名状的疚欠叫作不括心,陕北民歌:骑上毛驴打上伞,一辈子没有寻下个括心汉。我的文字不括心,在生活中可以原谅,然而寻不下个好男人对一个女人来说真是磨难的开始,命运呈现为心灵细微的感受,起伏之中包括了精致的变化。谁的一生能说括心?但来之不易,又怎能轻易,说出不括心的话来?
      也许天地无所括心,乃至于天长地久,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而人,则秉负了玲珑心,现实与理想的印证,成为括心的标准。
      括心与阔心音同义连,写出来参照,因为有阔气一词。
      又,我们常形容什么刚刚好,就说括括的:括括赶上夜里的顺车,连夜进了城......

      65.娃娃。
      不单是说小孩子,年青人也被称作娃娃,多用于长辈劝告,你娃娃要谦虚,等等。
      我听过用的好的是陕北民歌:一十三省的女娃娃,数上咱兰花花好。

      66.人风理气。
      你看人家娃娃,人风理气的。这是说那娃娃好,特别好。也包涵了对那娃娃父母的肯定,教育的好,懂礼节,说话有分寸。
      你对人家好,人家对你的评价就高,逢人礼至,民间的礼仪传统支援着美善理念的延续,其中自然培养出人的气质与风范。人与人的关系始终在改善中,这是可喜的变化。

      67.两旁世人。
      在传统关系中,血缘建立起宗族制度,家庭伦理维系于此,父母姊妹兄弟乃是核心定义。亲亲而外,为两旁世人,或冷眼旁观,或冷嘲热讽,不会真心对你,缺乏信任度。长辈常劝告年青人:唉,再好,终究是两旁世人,不如爹妈好。或,你别管那么多,两旁世人,管他做什么?这并非陕北人无情无义,怀抱狭小。出于警慎,人心叵测,要给自己留一个退路,凡事有余地。尽量不依靠别人,也不给别人带来分外的麻烦,强调家族内部解决问题,商讨议论,不必张扬,教两旁世人知道笑话呢!
      "你连个两旁世人都不如,你哥平时对你这么好!你竟然忍心......"这是谴责,所以我刚才说并非陕北人狭隘,你看,这句话就是褒奖两旁世人的基本情操的,远亲不如近邻,这是俗话。
      人无远近,与人为善,两旁世人是对世界清晰的描述:除过自己,都是别人,世界如此格局,应该确立自己的位置。侧身人海,与世浮沉,人道之中显示出天道,这是陕北人生存于陕北的信仰,这叫做地道。

      68.猴期待。
      猴是小的意思,猴期待说的是自家的小孩子。由于失望,所以期待。小孩子打了个碗或作错了事,大人骂说:唉,猴期待,你今儿是怎么了?
      这种期待是一种肯定的表达,因为生长的规律,有一天,孩子懂事了,成家立业,孝敬父母,不枉当年的期待。也可以理解为:我对你只有小小的期待。我们也许不能成功(只要好好过日子,平平安安,作什么事情都可以,不一定非要成就大业),只是承认了自己的一生,这种平静的心态维持土地与人的平衡。祖祖辈辈,在期待中繁衍,告慰先人,以至于我今天的觉悟。

      69.满世。
      唉,你到哪里去了?我满世(界)寻你寻不见。也用于找东西,满世界的找。这个世是特定范围的空间,凡所涉及,就包括进来,在这种可能性的范围之内没有找到人或物,比较着急了,于是以为自己把整个世界都找遍了,怎么还是没有结果?这种语言、语气、语态极具震撼力,感觉像夸张,仔细一想也不尽然。我对世界的理解与寻找就是这些了,我因此而无悔。

      70.由性,由式。
      两个词一个意思。不能太放纵了,还能由娃娃的性性?谁家把娃娃宠幸的太厉害了,由性性,就算是把娃娃给害了。我们常说:人家娃娃是幸大的,不得了......
      小娃娃心性蒙钝,无所节制,任他发展会使刚刚萌芽的心智受挫,所以,家长万万不能由着娃娃的性。这种所谓的性大半不是真正的成人以后的性。
      《广雅》:"由,式也。"《释言》:"式,用也。"由式,随便,任性。说这话的时候,人是担心的,长此以往,不得了。赶紧要收敛,别人谈话中提醒,算是殷勤的诫告与嘱咐了。这娃娃,由式的耍,晚上都不回家。
      《诗????王风?君子阳阳》:"右招我由房,右招我由敖。"正是形容人的盲目得意与一味放纵,与由式用法相同。

      71.涵养。
      正是普通话里的涵养,只是这里养读作四声,yàng。凡事太过分,不能容忍,会受到严厉的谴责,往往这样说:真是没涵养了,......
      本来对你是有所期待的,但是你的所作所为伤了大家的心。有涵无养,涵而不养,以至于养伤于涵,人的磨炼可谓辛苦,那位长者温暖的笑容背后不知涵融了多少飘摇风雨。真真好涵养,他当然有资格教训你,或许他已经原谅了你。

      72.整败,制苟。
      两个词都是渲染暴力的。前者表达欺辱、甚至是凌辱、蹂躏、虐待。后者是把人美美的整败一顿,苟以制之,看他再敢不敢和我们作对了。任人摆布,怕人再整,算制服了。
       "喂,你可不要把他整败死了?没有,我只是把那小子狠狠的制苟了一回。"
      整败一词据我的理解有时还形容做爱:昨晚整败的可以。

      73.麻里拾翻。
      形容一团乱麻,找不出头绪,事情难办,棘手。也形容一个人消极的态度,什么都不愿意干,说麻里拾翻,不想再继续下去了。也用于本来有更好的办法,偏偏不用,造成麻里拾翻的结果。这一个词包涵众多意指,且都能讲通,真值得我好好在麻里拾翻拾翻。

      74.王妈妈,利洒洒。
      音节极美的陕北方言词组。干脆利洒(索),态度鲜明,绝不纠缠,雷厉风行,处置得当,赞美感叹。等等等等,这句话都能用得上。当年的王妈妈让人怀念,风神俱佳,人们愿意想象她的一生。
      又,还有一说,王妈妈、李婶婶。语言中直接将两个人对举,说明一种坚决的态度,而后,被传统接纳,形成语言现象。

      75.栖交。
       "你看他们几个好的,常在一搭里(一起)栖交着了。"栖居在这片土地上,自然要和人相处交往;以类聚,以群分,不单单人是这样,自然界有着基本的呈现。荷尔德林说,人们在劳苦之中仍然仰望天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这需要原因,人找到了这种原因。于是,有了几千年来陕北人的生存事实,这使我意识到生存乃是最高的传统,栖交更是关系之中一个铁定的法则。

      76.起鸡叫,睡半夜。
      以前陕北人生活苦,没日没夜的劳动忙活,处处操心,过光景。迎来些许的欢欣,后人想起也有些许的快慰。最后,我们会很真实的看到,一个陕北人,居住在陕北,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唱起赞美真执与虚诞的歌谣。
      因为那正午的太阳,中天的明月,艳丽的花朵,梦中的山河。

      后 记

      《备忘录》,简单的说,是为纪念我的外公外婆,他们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爷爷奶奶。我三岁的时候奶奶去世了,无法想象她当时看着我是怎样的欢心,她是不会料到我以后的磨难的,也同时就省了许多心,算是唯一没有为我操心的亲人。但是,奶奶去世却是因为癌症的折磨(今天我才意识到,癌字我从来都没写过,不会写,只是见到才认识)。爸爸当年东奔西跑给奶奶看病,据说爷爷对奶奶不太好,主要是嫌奶奶待人好,那时家里穷,没吃的,来了亲戚爷爷就发愁。
      我不知道这么些年我是怎样度过的,正如同不知道当年长辈们是怎样度过的,他们的叙述尽管我时常听,但是省略了很多,我永远不知道了。
      陕北的语言属于他们,他们也许就是最后的传承者。我已经脱离了,所以写文章的时候要努力的想,想他们的生活场景,话语,等等。我完全是从外面一个陌生的世界当中回到他们的背景下,接受了一种近似冥冥中的启示猜想他们。
      而我却不能靠近。真实令人望而却步,陕北的真实,语言的真实,亲人的真实。当我开始用文字纪录时,出于好奇的洞察抱有一种渺小的企图,想要反映朴素的哲学思维,想一举揭示陕北人的生存性质以及语言所营造的内心时空。但是,当一切都渐渐崭露之时,我的单薄就十分的明显,蜻蜓点水,小荷摇曳,只能享受这种低低的幸福了。之所以低仍然是幸福的,这要感谢我至今为止没有离开过陕北。
      用语言维持的东西显然不能与生活同步平行。无论我是怎样的调动这种语言,生活都在远离我,只能增大差距,不能弥补所谓的缺憾,那仅仅只是我的个人的小缺憾。只不过是想借语言来追寻先人的可能性,创造祭念的新形式。但并不新,我很惭愧。
      岂止是这些。多少年来,我就想把自己解释清楚,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命运对人的垂顾可以呈现怎样的个人体验。
      所以,这注定了我要一遍又一遍的替自己辩护,种种用心,此其源泉。
事实上我不可能澄清什么。从开始就是被动的,我的名言是,没有选择。选择的企图是多么强烈呵,被完全的黑夜震慑以后就再也不敢奢谈选择,所以,我愿意选择我今天的命运,不愿意有分外的照顾,等于是承认了什么,也就是说,生之可能就足以教人无言了,那还说什么?
      我因此而一度容忍了我的唠唠叨叨。来自内心的纠缠要时时抵挡,写作成为了一个好的借口,既可以假设一个自我,又可以证实一个真我,两两并行,永远没有实质上的关系,我算是安慰了挣扎中的灵魂。我只能欣赏这种孤立无援的悲凉,写作随时会中止,可能再也找不到理由。而人生,随时可能开始,随时可能被怀疑。
      可耻的怀疑是对幸福的向往,是悲哀在惩罚自己,等到一次深夜,祈求神的降罪,愿意忏悔,洗心革面。
      至此,真正的问题是,《陕北方言备忘录》不能再进行下去,到了该检讨自己的时候了。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陕北方言解读
下一篇:陕北话vs普通话对照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