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文化研究 >> 浏览文章

对陕北农村文化发展的一点思考

2009/1/11 0:00:00 来源:夏振平博客 作者:夏振平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农村文化亟待健康发展

农村文化亟待健康发展

——对陕北农村文化发展的一点思考     作者:夏振平

      离家已经十载有余,但每年都必须回老家陕北过年,这已成为多少年必备的功课,一是阖家团圆看望老人,二是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更多的是重温儿时的记忆,更深地体悟儿时熟悉的民风民俗。

      然而每年过年除了感受到久违了的亲情和浓郁的乡情之外,耳闻目睹最多的还是觥筹交错、一醉方休的“酒文化”和通宵达旦的“摆长城”,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在麻将桌上和酒席上欢度新年,而且愈演愈烈。儿时常见民间自发的扭秧歌、搬水船、耍狮子等自娱自乐的活动似乎已经成为尘封的记忆。这种娱乐形式几乎成了老年人强身健体的专利。

      近几年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民间艺术虽然有所发展,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正在逐步恢复,但却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自娱自乐成为政府行为,全民文化成为老年人的文化,传统节日仅仅成了几种食品的代名词,饮食文化名存实亡,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有些品种濒临绝迹,有些已经绝迹,民间美术剪纸、刺绣已经向工艺品靠近,进入商业渠道。庙会文化成了传播迷信活动的合法场所,“阴阳先生”盛行,宗教信仰的自由成了信奉迷信的合法依托,所以对已经富起来的农民和正在走向富裕的农民,他们需要健康的文化。物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便显得更加重要。没有健康的文化去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吃喝嫖赌、求神拜佛、打架斗殴,往往就是在文化生活匮乏的情况下出现的。以下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对陕北农村文化发展的一点思考。

      一、陕北饮食文化发展的思考

      农村文化的发展,首先得从饮食文化谈起,陕北的饮食文化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过去这里的土地荒芜贫瘠,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只有在过年过节才能混个腰滚肚圆,贫瘠多灾的黄土地没有丰厚的物品馈赠给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山民,有的只是无法填饱肚子的杂粮、土豆,大白菜,但是凭着他们勤劳、聪明,精打细算,创造出许多经典的食品菜谱,形成陕北饮食文化中的主要菜系。

      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可以做出丰盛的饭菜,如:过年必备的黄软靡子年糕(取谐音寓意年年高)、黄靡子馍馍;洋芋做的粉条:可以烩羊肉粉汤、羊杂碎粉汤,炒猪肉翘板粉、羊肉炒细粉等等;端午节做的黄靡子粽子;清明节做的花花(就是面花),玉米、黄米面做的摊黄;中秋节做的雪花、月饼(寓意圆圆满满);过生日吃荞面羊肉饸捞、炸油糕(寓意长寿高升)等等。用杂粮做的黑粉、荞面碗托、圪托、圪搅、杂面抿夹、芊芊饭、洋芋叉叉等现在都成了大都市杂粮食府的主打产品。杂粮酿造的黄酒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饮品,而且所有的食品,从种、收、磨、加工成食品,都是每家每户自制完成。虽然品种大同小异,但味道却各具特色。

      陕北人纯朴、善良的天性,使他们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的习俗,互赠食品由来已久,无形中形成了食物烹调竞技的场所,互相取长补短。食物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妇女的形象。另外,陕北农村一个村几乎都是本家,走到那做到哪、吃到哪的习惯并不奇怪,所以食品越做越精,品种也越来越多。往往取其谐音、形状、寓意祝福人们吉祥幸福,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饮食文化。

      改革开放使家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称不上多么富裕,尽管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改变很大。去年过年(陕北把春节称过年)提前回家,目的就是想参与年前的筹备工作,对现在农村的民风、民俗作一次调查。农历腊月二十五是陕北年关的最后一个集,我们自驾车沿途赶集回家,总共赶了六个集市:子长、甘泉、延安、清涧、石嘴峪、田庄、绥德等,这里比起大都市显得热闹了许多,乡土味、年味也浓了许多,市场繁荣,物品丰富,不仅有陕北自产的农产品,而且还有南方的水果、整车的工业产品也在此销售。农民把自产的鸡、羊、猪、杂粮等农产品拿到市场上换回过年的所需物品,如:饮料、水果、大米、白面等。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历来都是农家自制的年糕、黄馍、花馍、米酒都由商家成批量出售。难怪,农家门前的碾磨大都闲置、风化、堆放杂物。儿时为筹备年饭的快乐只能成为永远的记忆。

      家中的年饭更是简单,本来每年都要做上几天的“八碗十六件”、大年初一的饺子,几乎都从饭店定制,传统意义上的过年只剩下吃几顿象征性的饭菜,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化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淡化,难怪许多人觉得过年没意思、无聊。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改善,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但陕北饮食文化在新时期如何能够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的均衡,身体健康已经成了都市人关心的首要问题,杂粮食府在都市随处可见,陕北小吃在大型宴会上出现也并不罕见,但离开养育它的土地,也仅仅只是食品而已,文化内涵荡然无存,确实是陕北饮食文化的一大损失。所以如果能够在本土发展,一是能使陕北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二是可以带动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陕北的煤、油、天然气的开发正好成为发展饮食文化的契机,也可为旅游文化提供良好的服务,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农家乐、社区服务不失为很好的发展载体。

      二、陕北民间艺术发展的思考

      陕北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陕北民歌、大秧歌、搬水船、耍狮子、踢二人场子、皮影、碗碗腔、打腰鼓、戏剧、垒火塔塔、转九曲,打花(放焰火)、剪纸、刺绣、面花、贴对子、挂红灯。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每逢过年村村都有秧歌队,庆丰收、保吉祥,一直要闹到二月二。游走周围的村子,去政府机关拜年,都是必不可少的。

      七十年代我插队的时候,每年过年都不能回家,排节目,闹秧歌,给乡亲们画炕围子、画箱子。乡里的能人真让我们开眼,不识简谱,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但只要能哼出调来,就会演奏,基本就是二胡、笛子、吹手、锣鼓等。妇女们随手就可以剪出各种不同造型的窗花,捏出动态各异的面花。男女老少都会扭秧歌、踢场子、吼民歌、唱道情;说三句半张嘴就来、顺口溜出口成章,在修梯田、筑大坝的工地上随时都可以演出,鼓舞士气,休息娱乐。

      正月十五晚上满大街都是煤炭垒的火塔塔,全家人在一起,一边猜谜赏灯,一边转火塔塔,跳跃火堆,目的是为了祛病消灾、吉祥幸福。转九曲,通过高粱秆扎的九道弯,上面点着365盏麻油小灯,灯的造型根据寓意而作,如:鸡寓意吉祥,有防鬼怪,祛病魔的作用,狮子有镇灾、护身、避邪的作用、马、牛等代表运气,蝴蝶代表婚姻、蝙蝠代表幸福等等,游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端走所需之灯,完善自己的梦想。二月二逛庙会,烧香拜佛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健康平安,祛病消灾,孩子们学业有成步步高升。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也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婚丧嫁娶的民风、民俗在陕北也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形式独具特色。

      现在,农村的一亩三分地无法使农民致富,所以年轻人大都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每年过年回一趟家和家人团聚,长期生活在城市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现代文明,对本土文化不感兴趣或根本没有兴趣,所以看电视、聚众赌博、喝酒、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休闲方式,为了赌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事件屡屡发生。农村文化如何健康发展,成为和经济同样重要而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过年,团圆饭吃毕,家人一边看着春节晚会,一边搓着麻将,孩子们玩着扑克,一律以金钱论输赢,一直熬到大年初一。我漫步走出家门想感受一下过大年的气氛,可大街上冷冷清清,所有的商店都关着门,寥寥无几的红灯笼在寒冷的北风中飘摇,我冒着寒风,到儿时的老房子看看,所到之处不见人影,只听见搓麻、喝酒的喧哗声。

      我问今年有没有什么文艺活动,得到回答是:大年初六才出秧歌,也只是走走过场,并且几乎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常年都在扭秧歌,是作为一种休闲、锻炼的形式,至于传统的皮影戏、耍狮子、转九曲、转火塔塔、打花等早已经没有了。看着一排排新窑洞,白生生的窗纸上,要么贴一点买来的窗花,要么什么也没有,大红灯笼、对联也都出自商家之手。多么怀念每逢过年父亲领着我们扎灯笼,糊灯笼,画灯笼、放鞭炮、贴对联、观赏别人家对联的情景。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不成熟的民族,陕北深厚文化遗产的流失。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现在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文化,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三下乡” 使农村文化有所改善,但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发展却困难重重。但也不能说明就没有出路。安塞剪纸、农民画、腰鼓、歌舞;户县农民画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去年到西宁土族互助村采风,对他们那里的做法就很受启发,那里基本形成了旅游、餐饮、民族文化一条龙服务,村子里的年轻男性全部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儿童在村子里接待游客,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开办农家乐,有客房、餐饮、没有条件的可以到这几家打工,姑娘们穿着民族服装,在场院里载歌载舞和游客互动,表演他们传统民族风情,再现婚嫁的全过程,向游人介绍他们的民族文化,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背着自制的旅游产品:刺绣、服装、帽子、背包等销售给游客。品尝他们的特色小吃,喝酒对歌。虽然民间美术作品流于商业化,但我收集了一些老的刺绣作品,不乏为精品。如果引导得当,会对农村民间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的形式,即能弘扬民族文化又能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失为发展农村文化的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

      所以我认为建设特色文化村,有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的保护,有利于激发村民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发展后劲;对外有利于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吸纳更多的外在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文化。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需要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才能收到成效。

      陕北地处偏僻山区,虽然经济贫乏,但文化资源丰富,近几年随着煤、油、气的开发,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也随之大大提升,同时外来文化的介入和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碰撞,流行歌曲、黄色淫秽不健康的东西、迷信活动不同程度地进入农村,一旦弥漫,就会严重污染农村市场,毒害农民心灵,败坏社会风气。遏制传统文化的发展。所以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

      陕北乡土文化艺术的繁荣,无疑能填补社会转型期农村文化发展的空白,无疑对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诸如戏剧、皮影、泥塑、剪纸、年画、秧歌等民间艺术。本来这些艺术形式就和乡村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而且是他们经过世世代代努力创造出来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发展本土文化,陕北的文化艺术才能发扬光大。安塞的文化艺术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就是这个道理。

      三、陕北宗教文化发展的思考

      宗教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庙会文化是宗教文化传播的载体。近几年陕北庙会文化的发展,无疑在繁荣农村文化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鱼龙混杂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文化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匮乏,所以迷信活动肆无忌惮地乘虚而入,建庙、修庙成风,农村庙会活动成了迷信活动的合法场所,算命、求神、拜佛成了庙会活动的主要形式。

      近几年到陕北农村采风,所到之处几乎都能看到为建庙大兴土木,可学校却破破烂烂,学校可以不办,庙不可以不修。发财的大老板有钱捐资盖庙,不愿捐资办学。迷信活动打着宗教信仰的旗号日益猖獗,“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的生意异常红火。盖房、修坟要请“风水先生”;结婚、丧葬要请“阴阳先生”;包括孩子上学、生病都要求神拜佛,甚至有事没事都要算上“一命”,迷信活动大行其道。

      比如去年在广州开公司的哥突然路经西安说老母有病急需回老家探望,我们很是诧异,我们咋没接到任何消息,就觉得蹊跷。原来在县法院工作的四弟让先生算卦,说哥今年有杀身之祸,必须要经神人撩拨,才能免灾,所以回老家破财免灾。经过撩拨,果然去年“平安度过”,感觉甚是灵验。所以过年回家,又要将去年刚修建的墓地弃之,重新征地修建,原因是风水不好,使子弟们都考不上大学,如果继续使用将会一代不如一代。借着过年上坟祭祖,看了新的坟地,先生说如何的好。并指给我另一家祖坟,由于坟地不好,连年祸事不断。不仅如此而且把“先生”领到西安帮亲戚算如何开饭馆。我听了不知所云,对于算命学、风水学我一窍不通,是否有科学道理姑且不论,但迷恋到如此程度,确实荒唐。

      至于改了坟地会不会一代就比一代强,子女就会顺利上大学,还是未知数,但是不受教育,不努力学习,肯定是不行的。光靠求神拜佛、打麻将、改坟地来改变命运,荣华富贵恐怕也是难以实现的。据我所知亲戚在西安开的饭馆一年就亏损了五、六十万,看来还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和经营才可以致富。

      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由于宗教集中表达了现实世界的苦难,描绘了理想的彼岸世界,增强了人类社会的群体认同力和凝聚力,因而具有强大的社会控制作用。从思想上看,宗教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认为人的现实处境是由神所安排的,或是前世的因果报应,将人生的苦难与神意的不可逆性和个人行为的善恶联系起来,强调末世审判和六道轮回,因而劝世人积极向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困境和苦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将人们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调节到对社会有益的适度状态,使人们不至于因自己的苦难和困境而攻击社会,危害社会的稳定。在这方面宗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历史上,统治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宗教的组织结构来控制广大民众,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它以虚幻的彼岸世界来麻醉此岸世界的人们,作为人们的精神慰藉,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达到迷信的程度,危害人们的心灵。起到消极的作用。

      因此传播宗教文化的场所——庙会文化对农村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以上从三个方面: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对陕北农村文化发展作了一点粗浅的思考,如何才能使陕北农村文化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长期不懈地深入研究和满腔热情地投入,和村民们一道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可喜的是“十六大”提出了“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推动了陕北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下乡”活动和各种文化扶贫活动对于满足农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现在县上的文工团每年也到农村的庙会、村庄去演出,但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还一些草班子也游乡串户,往往传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传承传统文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繁荣乡土文化艺术应让农民自己唱主角,皮影戏、民间歌舞、剪纸、刺绣、泥塑、秧歌等民间文化艺术本来就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本来就是农民自己创造的艺术。所以应该把发展农村文化重点放在培养更多的农民艺术家,就如安塞腰鼓、剪纸,户县农民画一样,这样才能减少乡土文化的贫乏和流失,才能使乡土艺术发扬光大,才能使农村文化永葆活力。

      现在农村正在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渐加大,这是消灭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它们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新建了多少房屋,有多少别墅,道路多么畅通,更在于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做到“六个更加”,其中就有“文化更加繁荣”这一条,对于文化相对不够发达的农村来说,这个“更加”尤其重要。

      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送文化下乡,更需要培育本地的文化队伍。重点建设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中心户”,体现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如果能把文化扶贫工作与这种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或许更有益于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2005年8月18日于西安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安塞领跑陕北文化产业
下一篇:起步晚的榆林旅游 能否助推煤城转型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