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陕北文学 >> 浏览文章

走进陕北那一孔孔窑洞

2009/3/6 0:00: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火辣辣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苍茫的黄土高原上,血性的人们演绎着一个个血性的故事,如果非要说这血性的故事有个见证地,想必就是窑洞。很久很久以前, 风从遥远的北方把黄土带到中国的西北高原,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于是就形成了陕北这块面积广阔、土层绵厚的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人类从文明的早期,已经学会利用自然界的材料为人类服务,遍及黄土高原的“窑洞”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这种充分利用自然材料,易于施工的地下建筑形式包含了中国最古老的建筑文化和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生态建筑的认识和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研究价值。

      由于文明的飞速发展,适应不了我们社会生活发展的窑洞被甩到了后面,这种不能满足我们当代生活标准所接受的质量与安全规范的最古老建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发挥本地自然材料特性的“窑洞”,却具有很强的生态意义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最符合我们当代社会所倡导的生态建筑文化范畴的典范。那么,让我们一起去探寻那些古老而神秘,掩藏在黄土地下的原生态窑洞……

      黄土文化的重要象征

      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地区,无论是城镇或乡村,时至今日,窑洞仍是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 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黄土高原的土崖畔上,正是开掘洞窟的天然地形。土窑洞省工省力,冬暖夏凉, 十分适宜居住生活。早在新石器时代, 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 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 并逐渐形成聚落。
陕北窑洞民居是我国黄土文化的重要象征,是原生态与生土建筑的代表,它是我国建筑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是研究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的历史与人文故事,首先是从窑洞民居开始,只有真正弄懂窑洞民居,才能清楚地了解陕北的一切,原生态文化与黄土窑洞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所以,窑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居住”空间环境,更是陕北文化与艺术的发源地。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生生不息的陕北人民在此创造了独特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一个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们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们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

      素有“神仙洞”的美誉

      陕北建造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陕北窑洞以靠山窑为最典型。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延安窑洞的窗户也许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拱形的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色彩单调,为了美化生活,窑洞的主人们以剪纸装饰窑洞。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窑洞的窗户是窑洞内光线的主要来源,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

      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记载着陕北人的精神品格

      陕北这块土地有不同于其他土地特有的生活情态和文化色彩。对于陕北这块比较偏僻、落后、闭塞,生活延绵、古老、沉稳的地域来说,制约其社会发展,以及构成其生活情态的因素之中,文化的因素是主要的,政治和时代的因素相对来讲是次要的。文化是特色地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品格及其特定的历史嬗变等发生机制的综合效应构成的。通过这块土地及其无数微小生命的生活,体现出人类的生存发展之谜,显示出了独特魅力的文化色彩。

      陕北人在性格气质和精神品格方面,具有粗犷、豁达、刚勇的气质,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拼搏向上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群体意识;深沉严峻地关注现实和历史,关注自身命运的人生态度与政治意识;顽强的生命力和理想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反抗精神、躁动情结和扩张心理,这就是陕北独特的生活情态与生存发展史。同时,这种独特文化又积淀和体现在陕北人丰富的深层心理世界中;积淀和体现在生命所系之地黄土高原上;积淀和体现在有着浓厚历史延绵感的无数微小生命的生活情态中;积淀和体现在陕北人民世世代代创造的精神结晶的民间艺术中。陕北人民绵延生动的生存发展史,构成了他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品格。

      窑洞保护任重道远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陕北窑洞是非常好的绿色建筑,她处在寒冷地带,冬暖夏凉,没有噪音、没有污染、没有大理石的辐射,是适宜这个地方人群生长的。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绿色建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打击,新房子盖成了四方块,在沟道里,在山塬上出现了用铝合金做的窑洞门。西安美院教授杨晓阳接受采访时曾说:“我有一个观点,一个地区的建筑首先是生存需要,其次是文化传统,二者是随着时代不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而没有道理的改变。我们讲的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就是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个时代的并存。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应该被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完全代替。一个文化被另外一个文化代替了,就等于这个文化被灭绝了。因此,凡是适应陕北人、中国人生存需要的东西都要继续保留下来,并从中得到启示。窑洞古城的保护虽然只是陕北生土建筑的一个项目,但它牵扯着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要深入研究人与房子的关系、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窑洞保护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人们要有保护文化的意识。人的观念要回归到和谐共处、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同样尊重的状态。有了这种意识,人们对待任何问题就都不会走极端。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即使不破坏窑洞古城也会破坏别的东西。

      在转变观念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转变政府观念,即决策者的观念。在保护古迹上,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以财政紧张为由消极作为。但是,有钱应该保护得更好,事实上是有钱破坏更严重,可见关键是观念问题。另外,老百姓拆除窑洞的现象,也主要是由于政府不顾一切城市化的宣传导向而导致的。现在的农村很多都像城市居民区,根本不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状态。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窑洞情怀
下一篇:母亲的面花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