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民俗民风 >> 浏览文章

欧美渐兴穴居,陕北窑洞如何保护?

2010/2/9 0:00:00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陕北保存有中国现在最丰富、最典型的窑居民居。民居凝聚的是一个地方居民的文化空间,凝聚的是丰富的文化气息。民居是中华民族所有建筑的母本并富有鲜活的人文内涵。一个时期典型的民居综合了一个时期的文化,比任何种类的遗产都更生动、更直观。

窑洞古城——米脂姜氏庄园

窑洞古城——米脂姜氏庄园 张玲玲 摄

      最近,一个有关“国外窑洞”的美图帖子遍及网络论坛。“窑洞”背靠绿色山地,青灰石料为“窑脸”,卧室、厨房、客厅都在地下掘进。就在欧美穴居逐渐成为有钱有闲阶层的最爱,并成为一种新的居住方式的同时,镶嵌于黄土高原的沟峁山梁间、峰回路转的陕北窑洞又浮现于眼前,那些或依崖而建、或独立于塬上的拱形窑洞以千年书写的春秋却也正经历着现实的忧思。 

      不仅是建筑,更是陕北文化与精神的符号

      一直以来,陕北民间流传着一个谜语,“我家住的无瓦房,冬天暖和夏天凉”,自不必说,谜底很显然就是窑洞。短短两句话,却概括出了窑洞最为显著的“绿色”特点。

      陕北人离不开土,从古代原始初民的“穴居野处”开始,窑洞就一直是黄土高原人们居住的主要形式。顶着土,踩着土,立于土;土养人,土聚气,土生万物。黄土、窑洞、陕北人,这三个影像聚焦了陕北最基本的民居形式。最初,窑洞的“先祖”——土窑是一律靠崖面掘进而成洞,仅以黄土为建筑材料用“减法”营造,后来在平地上用“加法”营造的独立式拱窑,也是周围取生土烧制成砖。同时,根据地区差异,黄河沿岸筑造石拱窑,那也是就地取材,纯正的绿色建筑材料。

      榆林学院教授郭冰庐数年遍访陕北各地窑洞,他介绍:“窑洞造型的最大特点就是‘中矩’(即方形院落)背景下以弧形的拱壳‘中规’造型,无论从室内的窑顶或室外的拱头线来看,无不以‘圆美’架构。如此‘中规’与‘中矩’相济,不但使聚落富有变化,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天圆地方’的观念。”

      “窑居民居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几大类生土建筑中仍处于活性状态且在继续发展的一种民居。而陕北则保存有中国现在最丰富、最典型的窑居民居”,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原所长顾森曾撰文说:“民居凝聚的是一个地方居民的文化空间,凝聚的是丰富的文化气息。民居不像宫殿、寺庙或者帝王陵那么宏伟,但它却是中华民族所有建筑的母本,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具有本源特色的一大支流。民居富有鲜活的人文内涵。一个时期典型的民居综合了一个时期的文化,比任何种类的遗产都更生动、更直观。民居这一物质形式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

      陕北的历史和人文故事,首先是从窑洞民居开始,原生态文化与黄土窑洞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陕北窑洞给人带来的绝不仅是简单的建筑符号,她给予人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自豪。就连毛主席也赞叹:“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可以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

      “寒窑”之忧  留住陕北的文脉与记忆

      年近五旬的张俊生是个箍了二十几年窑洞的老把式,相比于前些年的“档期”紧张,如今无窑可箍的现状只能让他在城里盖楼的建筑队中谋些别的活计。“我们村上这两年盖的新房基本上都是平房了,虽说现在箍一孔窑比盖一间平房能省两三千元,可是现在的年轻娃娃在城里逛了一圈回来就再也住不惯咱这窑洞了。”

      “清末民国年间,这个山村的居民都住土窑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的是石头接口窑洞。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都修石窑洞。而到现在,别说土窑洞,就是不少石窑洞也成了‘寒窑’,这些村庄再也不可能修窑洞了。”最近的一次山村调查,让陕北文化学者张俊谊开始为窑洞的现状担忧:“而导致窑洞民居数量减少的原因,除去自然因素外,新农村建设中执政者主观上的弃窑建房也是重要原因。”

      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杨晓阳认为,一个地区的建筑首先是生存需要,其次是文化传统,二者是随着时代不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而没有道理的改变。我们讲的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就是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个时代的并存。现在我们建设的所谓现代化房屋,实际上都是“美国模式”。目前,陕北窑洞建筑现状堪忧,新房子盖成了四方块白瓷砖,沟道山塬上出现了用铝合金做的窑洞门。实际上木雕门的价值比铝合金的要好得多,因为木头与石头、黄土结合得很自然。

      “大面积地毁伤民居等于破坏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消失了,文脉就断了,文脉断了,可持续发展的链条也就断了。”顾森的一番话忧心忡忡。

      以新古典主义协调“民”与“居”

      在陕北窑洞民居遭遇危机的时候,很多学者呼吁,在提高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要做到文脉的传承,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要有这个意识,有规模地保留具有城市记忆的东西。

      杨晓阳曾对媒体表示,保护窑洞,关键是人们要有保护文化的意识。人的观念要回归到和谐共处、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同样尊重的状态。有了这种意识,人们对待任何问题就都不会走极端。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即使不破坏窑洞也会破坏别的东西。

      一个地方的建筑与当地人们的生存需要、与当地经济物质基础有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人们的生存需要有关系。

      “窑洞毕竟是一种民居形式,有了‘民’,‘居’才会有活力和生气,新古典主义的手法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传统文化慰藉”,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张小兵说,“窑洞民居目前有被淘汰的威胁,很大原因是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如果在保留窑洞传统重点要素的同时,对其进行一些适度的现代化改造,相信窑洞民居中人们的生活会更加惬意,而窑洞被淘汰的可能性也逐渐变小。”

      关于窑洞,有位学者曾经深情地写道:“总是以为,住进窑洞里,就有一种还在母亲腹中那种安然的感觉,虽然封闭,却温暖充实。封存在心灵深处某个角落中的一些已经模糊了的感受正在一点点复苏,是那样的熟悉,仿佛从未如此贴近过那个遥远模糊的关于家的记忆。”希望不仅我们,我们的后代也依然可以在“母腹”中感知黄土的温暖,感知先人赋予我们的、深入骨髓的文化与精神……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话说陕北米酒
下一篇:绥徳定仙墕娘娘庙花会考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