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民俗民风 >> 浏览文章

陕北民歌与陕北民俗

2007/5/23 0:00:00 来源:原创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这里自古战争频繁,造成植被严重破坏,水土严重流失,长年累月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地貌。生活于此的陕北人却乐观豪迈、勤劳勇敢、老实淳朴,陕北民歌正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与厚重纯朴的陕北人情感碰撞的产物。陕北民歌内容灵活自如,可以自由发挥个人情感,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即兴性。陕北民歌源于生活但是同时又高于生活,它是由劳动人民所创,所以通俗易懂,泥土气息厚重,与陕北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

      由于陕北地形千沟万壑,又处于干旱地带,当地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到头来高强度劳动换回来的却是老天赐予的微薄收成,所以陕北人又被称为“受苦人”,但正是这“受苦人”却没被困难吓倒,他们乐观向上、厚实豪迈,用自己的歌声向世人展示了对世俗的不满,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所以陕北民歌大多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以及爱情的。

     唱陕北民歌可以站在山坡破上,也可以站在沟里唱;高兴时唱,痛苦时也唱。总之,只要自己想唱你随时随地都可以一展歌喉、抒发情感。当然最有野味、最地道的陕北民歌还是站在山坡上,迎着呼呼的西北风,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也有人认为陕北人创作陕北民歌最初动机是为了在劳动过程中协调动作、提高效率,然后才发展成为以自娱自乐为主导,抒发内心情感的民歌。笔者现整理了二首表现劳动情景及控诉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民歌歌词:

      一、《耕田》中的几段

      正月出来二月来呀,  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哎哟伊呀哟,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人人都说庄稼汉好,  半年辛苦半年闷呀,   哎哟伊呀哟,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走一岭来过一湾呀,  行步来在地跟前呀,   哎哟伊呀哟,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生平套在犁沟里呀,  乳牛又套在犁沟边呀, 哎哟伊呀哟,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蝎子九转十八湾呀,  插住犁沟抽袋烟呀,   哎哟伊呀哟,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撇着火来噙着烟呀,  好像婆姨来送饭呀,   哎哟伊呀哟,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头不梳来脸不洗呀,  行路好像男儿汉呀,   哎哟伊呀哟,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噙你的烟来吃你的饭,再没嘴里胡闲谈呀,   哎哟伊呀哟,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

      其中“人人都说庄稼汉好,半年辛苦半年闷呀”唱出了“受苦人”用辛勤的汗水换回的却是微波收成的“半年闷”,每一段后面 都以“格头犁拐肩膀上扛呀”结尾,形象的描绘出陕北农民下地劳动时的习惯动作。可以说这首民歌形象的描绘出了劳动时的情景,同时了反映了陕北农民的自娱自乐,“撇着火来噙着烟呀,好像婆姨来送饭呀”“噙你的烟来吃你的饭,再没嘴里胡闲谈呀”正表现在此。

      二、《寡妇上坟》中的几段:

      人家成双咱成单,好像孤雁落沙滩。
      你要个赚来尽啊嗬赚,我要赚来要赚啊嗬赚。
      手拿个铜钱嗬街上转,扯上二尺红绸缎。
      一头秀的清水戏牡丹,一头秀的吕布戏貂蝉。
      丈夫走了金盆湾,我家关在家中门。
      青天红天老天爷,杀人的老天莫生气。
      对面山上下来呀,俩个骡子拉一座丧。

      《寡妇上坟》正是反映丈夫死后,小寡妇对“杀人的老天”的怒怨,也表现出了她的无奈,这也说明乐陕北人有上坟念祖怀情的民俗习惯。

      (二)

      陕北民歌内容广泛,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就像一部记载了陕北人苦难的史书,更是我们研究陕北民俗的一块活化石。
陕北人自古就过着“靠天收”的光景,他们在洪涝旱灾面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只有用最原始的方法——祭祀神灵,以求得风调雨顺,但是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希望”是好的,并没有宣传封建迷信思想的歹意。下面这首《祭祀歌》就是典型的在祭祀神灵时广泛运用的祭祀歌曲。

      晒坏了,晒坏了,五谷苗子晒坏了
      龙王老界呦,救万民!
      杨柳枝,水飘飘,
      清风细鱼洒青苗
      龙王老阶呦,救万民.
      刮北风,调南风,
      玉皇老阶把雨送。

      我们再来看看《娘娘庙求儿》中的一段:

      头顶香盘手捉蜡,进了庙门就爬下,
      磕了个头,忙站起
      面前站一个泥娃娃

      忠厚老实的陕北人也知道这种办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是由于自古"天命论"的唆使罢了。人们并非坦诚的崇拜神灵,只是他们无法抵御灾害,无法解释许多现象,而谋求的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就是在陕北的秧歌曲中也有体现,如“老爷庙来盖的高,初一十五把香烧。刀尖尖上挑战袍,华容道上等曹操”都说明了陕北群众对神灵的崇拜习俗。

      陕北民歌是一部陕北群众的苦难史,《走西口》、《赶牲灵》那凄惨而又悠扬的歌声在广阔的黄土上空回旋,把人们带入了一个苦难的年代,也说明了陕北人有过走西口、赶牲灵的生活习俗。陕北人除了爱唱歌之外还喜欢喝酒,即使在酒桌上也不忘记供人娱乐的陕北民歌,当然这主要是给不盛酒量的人留的节目,这里笔者也搜集了几段酒曲:

      一

      一来我人年轻,二来我初出门咦呀啊噢哎。
       三来我人生,认不得一个人,啊噢哎
      好像那孤雁落在凤凰群
      展不开翅膀放不开身
      叫亲朋,多担承,
      担承我们年轻认初出一会门,咦呀啊噢哎

      二

      叫我来唱我不会唱,众位亲朋多多原谅,咦呀啊噢哎。
      拦养的嗓子回牛声,惊起母猪掀墙根,啊噢哎。
      掀起墙,压死羊,一家叫我打新墙,一家又叫我赔绵羊,哎!今天咱酒丢下这么俩句狂,咦呀啊噢哎。

      当然在酒桌上喊的最响亮,最豪放的当数划拳了,那悠扬而又节奏感很强的“一心敬啊,个俩好啊,三梅花啊 ,四季发财啊,六六顺的个七仙女,八正双的个酒端起”不正是一首美妙的陕北民歌吗?

      陕北人讲究多,重礼节,在陕北民歌重当然也有体现。陕北民歌中也有对婚丧习俗的描述,我们就看看影视剧《黄土地》中的一段:“一撒谷二撒粮,新媳妇下花轿;俩口子一辈子,和和美美过日子。养小子要号子,穿蓝衫戴顶子;养女子要巧子,十六牡丹要轿子。”这是一首典型的婚礼民歌,在拜天地、入洞房时由司仪唱得,表示对新人的祝愿,也充分表现了陕北群众的善良、淳朴。如果说陕北民歌中也有表现丧事礼仪的话,我想大概就是阴阳先生在丧事上所念叨的了,但是由于这种唱词方言太浓,语速太快,笔者无法记录下来。

      众所周知,情歌在陕北民歌中的比重事相当大的,大都表现陕北人那纯朴的爱情观。陕北女子对爱情的忠贞更是其他地方的女子无法比拟的,在陕北民歌中有情真意惬,美满和谐的“墙头上跑马还嫌底,面对面睡着还想你”当然也有背信弃义的“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二妹妹》、《兰花花》、《泪蛋蛋》等一系列陕北民歌足以证实陕北人以前有过对山歌的习俗。这种对歌习俗在影视剧中运用较广,《血色浪漫》中男主角钟跃民与女主角秦岭之间的对歌,正是陕北男女对情歌习俗的一种巧妙运用。

      总之,陕北民歌是陕北群众在苦难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于表现陕北人艰苦的生活以及陕北人爱情的。它是一部陕北人的苦难史,也是一部陕北人的爱情史,更是一部反映陕北人生活的民俗文化史。里面记载着许多陕北地区的风俗民情(包括现以遗弃的民俗),使得它浓郁而又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厚重纯朴的黄土气息,为人们更好的了解、研究陕北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