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陕北历史 >> 浏览文章

瓦窑堡会议:吹响民族抗战的号角

2011/6/21 0:00:00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陕北子长县,是当年陕甘宁边区的发祥地,党中央落脚陕北后曾在此办公。这里又缘何成为红军主力东征抗日的出发点?76年前,在县城一隅的一个大院里,我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瓦窑堡会议:吹响民族抗战的号角(作者:本报记者 陈典宏 李秦卫 通讯员 尉启君)

瓦窑堡革命纪念馆毛泽东像

今日瓦窑堡会议旧址内部

      神秘“货郎”赶来

      传达共产国际的声音

      穿过子长县城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过蜿蜒曲折的胡同小巷,我们来到了位于县城中山街南侧下河滩田家大院,这里便是瓦窑堡会议旧址。光阴流转,当年颇为气派的大院如今已稍显简陋,曾经的风雷激荡变得一片安宁祥和。

      1935年11月的一天,这里却热闹非凡。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数千群众夹道欢迎,敲锣打鼓。拍红了手掌的群众并不知道:此时的世界正处在大震荡大变动的前夜,日本帝国主义要“打进中国本部”、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此时的中国,正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家正处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历史关口。

      然而,就在此前不久,党内又起波澜。同年9月,张国焘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与中央闹分裂,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并于10月间成立第二“中央”。为使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苦苦相劝,但张国焘仍置若罔闻。此时中央急需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但在上海中央局的电台被破坏后,同共产国际已失去联系一年了。

      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个身穿羊皮袄的神秘“货郎”找到这里,见到了老熟人张闻天。这个化妆成“货郎”的人就是中国工人运动著名领导人张浩。在向中央领导人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精神和《八一宣言》主要内容后,他又应毛泽东之邀,对张国焘进行了批评教育。之后,红军三大主力终于会师陕甘宁,胜利结束了长征。

      “《八一宣言》公开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瓦窑堡会议决议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子长县烈士纪念馆老馆长王志厚这样告诉记者。

      博古痛苦反省

      拿手枪在头上绕圈圈

      穿过斑驳的院门,眼前的瓦窑堡会议旧址一排五孔窑洞古色古香。会议室内,2张方桌、8条长凳犹在。

      事实上,从1935年12月17日到25日召开的会议,并不风平浪静:会议开始,博古认识不到国家面临灭亡危险,仍坚持“左”倾关门主义的教条。会议不得不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会上讨论的焦点是“一个是要招收广大的人马,好把敌人包围而消灭之;一个则是依靠单枪匹马,去同强大的敌人打硬仗。”这后一个就是关门主义。毛泽东对关门主义作了精辟的剖析:关门主义要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的中间力量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能博得敌人的喝彩,关门主义的策略就是孤家寡人的策略。

      在会上,毛泽东的发言一针见血,很快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大家纷纷对博古的错误进行了批评。这些批评对一向颇为自负的博古来说是振聋发聩的。他深感煎熬,晚上甚至拿出手枪在自己头上绕圈圈,把身边的同志吓坏了。手枪被夺下来后,博古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趴在长条桌上,有气无力地说:“手枪空膛,我是在换脑子。”

      就在这个晚上,博古痛定思痛,抛弃了“左”的那一套,并作了深刻反省:“‘左’倾路线造成的各种恶果我是最主要的负责人,这里没有‘之一’,而是最主要的负责人。”

      瓦窑堡会议对博古来说,既是个终点,又是个起点。他的转变,结束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内部长期存在的“布派”“毛派”之争。会上最终形成决议,决定了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建什么国的大政方针,高举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

      为争取张学良

      主动让他“收复瓦窑堡”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各种令人难以预料的契机。

      在瓦窑堡会议召开后的近半年间,瓦窑堡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根据地的中心。当时,红军在陕甘战场的主要对手,正是“九·一八”事变后流落关内、又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充当炮灰的东北军,于是这支部队便成为红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

      1936年春,蒋介石严令东北军进兵“剿共”,并对行动不力的部队,以惩处和停发军饷相威胁。此时,中共中央考虑到让张学良对蒋介石有所交待,于是秘密同东北军打了招呼,主动让出瓦窑堡,使其能向蒋介石报告“收复瓦窑堡”的“战绩”。1936年6月,中共中央迁往保安县城(今志丹县)。

      而就在红军主力东征期间,留守陕北的周恩来进入了东北军控制的延安,同张学良在教堂中秘密会见,促进了东北军、西北军同红军建立合作关系,乃至不久后的“西安事变”,这些都是瓦窑堡会议新政策的成果。

      1936年下半年,一个新的红色大本营于中国西北形成:陕甘宁边区几乎覆盖30个县,拥有2万军队,150万人口。这个大本营四周都是相对安全的:两次军事远征巩固了东西两线,与张学良杨虎城的秘密协定保证了南部防线,北部则是大戈壁滩。

      更为重要的是,陕北事实上已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而瓦窑堡会议确定的统一战线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威力,直至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历史就这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就这样选择了自己的使命。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到历史的脉搏,率先擎起抗日的大旗。(本报陕西子长6月13日电)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清涧的传奇
下一篇:斯诺陕北采访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开放与自信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