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文化 >> 陕北历史 >> 浏览文章

可怜无定河边骨

2007/6/4 0:00:00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在陕北流行一首“信天游”,它被陕北人认为是最成功的征婚广告——“米脂婆姨绥德汉,不用打问不用看。小伙子跑马一溜风,讨上米脂婆姨乐死人。石狮子守门钻不进猫,绥德汉一个比一个好。”
      绥德位于陕北榆林东南部,古时称为上郡,秦代太子扶苏曾于此筑城,历史上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汉武巡边都从这里经过。“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韦庄《绥州作》)既为兵家必争之地,绥德汉必然弄拳习武,高大剽悍,颇具阳刚气。米脂的小米金光灿灿,煮成小米粥,上面漂着一层淡淡的油脂,吃小米长大的婆姨也就如花似玉,肤如凝脂。难怪绥德人吕布自从娶了貌若天仙的米脂婆姨貂蝉后,天天哼着“东边我的爱人,西边黄河奔流”,何等快意!
      绥德和米脂都在无定河边,此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多斯,向东南流,经过陕西榆林、米脂、绥德等县,至清涧县入黄河。无定河在秦汉以前称奢延河,南北朝时期称夏水、朔方水,唐代因其水势汹涌,卷石含沙,河床无定而得名。在古代无定河两岸曾生活着猃狁、鬼方、犬戎、狄等游牧民族。无定河流域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牛马衔尾,有着碧水青山的自然景观和兴旺发达的农牧业生产。当时大夏国王赫连勃勃对无定河一带赞叹:“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后来由于连年战乱,屯军开垦,毁灭森林,毛乌素沙漠南移,而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无定河浊流滚滚,河身难以稳定。“无定河边暮笛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唐代诗人陈佑根据此历史背景挥笔写就了《无定河》一诗。
      无定河虽小,由于地处汉唐边塞,汉时匈奴唐时突厥常从这一带入侵,所以知名度颇高。并不知名的晚唐诗人陈陶就以写无定河《陇西行》而出名“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身穿貂裘锦衣的五千精锐部队丧身于此,足见战斗之激烈。“无定河边骨”,“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犹是活生生眉飞眼动的人,在梦里不仅活着,而且还温存抚慰着另一个人。
      当年为驱逐匈奴入侵,无定河边血流成河,尸骨遍野,何止有五千将士命丧胡尘,就连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也未能幸免于难。《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逼戌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暴师于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震匈奴。”蒙恬不辱使命,横扫千军如卷席,完成了大秦帝国的封疆大业。公元前213年,当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建议,实施焚书坑儒之时,始皇长子扶苏料到焚书坑儒必将导致天下大乱,据理力谏。专横暴戾独裁的秦始皇不听扶苏的劝言,反而将其贬谪到上郡,监军大将蒙恬。扶苏住过的太子府就在绥德的疏属山上。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患恶疾,日益严重。便在临死时下遗诏给扶苏,让他回咸阳参加葬礼,料理丧事。当他驾崩于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后,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秘不发丧,害怕长子扶苏回咸阳立为皇帝,便同始皇幼子胡亥狼狈为奸,共同策划了废兄立弟、篡夺秦王朝大权的阴谋。同时下伪遗诏,诬蔑扶苏和大将蒙恬不忠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并赐剑以自裁。
      接到赐死的伪诏,扶苏如五雷轰顶,返身入内室即欲自杀。饱经世事的大将蒙恬一眼看出破绽,制止扶苏说: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从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扶苏未听从蒙恬的劝告,认为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便策马扬鞭出城向东南方向跑去,在卢家湾村前的石壁下痛哭一场,后引颈刎剑,自裁而死。天地为其悲恸,河山为之哭泣。传说立时山间有股清泉流出,泉水呜呜咽咽,如泣如诉,世世代代向人们诉说着太子扶苏的冤情。此后,人们便把卢家湾称作“呜咽泉”。泉池左右石壁上有不少题刻,乃历代文人的挽诗题咏,向长眠于此的冤魂致悼。其上有唐代诗人胡曾的《杀子谷·在呜咽泉》最为感人:“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是当年恨李斯。”可能是因为寒冬来临之故,我去的时候,呜咽泉干涸了,也许时间的硝烟早已泯灭了世间的恩恩怨怨。
      扶苏屈死之后,人们把他埋葬在城内最高的疏属山巅,与太子府只有一箭之遥。墓前原有一通石碑上刻“秦长子扶苏墓”,为清代绥德州知州所立。“松楸墓下自成围”,“离离草树遮秦墓”。墓前建有扶苏祠,两边树立有三丈余的擎天铁铸旗杆一对。疏属山山势奇险,拔地而起,犹如飞龙跃虎之势。登临其上,古城南北,二川上下,方圆三十里,尽收眼底。
      扶苏死后,大将军蒙恬不愿自杀。秦二世胡亥和赵高一伙害怕蒙恬拥兵自重,在边关造反,将其锁拿囚禁于阳周狱中。秦时上郡的阳周故址即在无定河东的绥德龙湾山巅古城寨堡,附近还有赫连台遗址。当奸臣赵高在胡亥面前进谗言恶意诽谤蒙氏兄弟时,子婴曾劝谏胡亥,蒙氏兄弟功高盖世,万不可伤害。而胡亥不听,首先杀害蒙毅,又派人到阳周逼迫蒙恬自杀。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乃吞药自杀。
      蒙恬被逼死之后,将士们将遗体从阳周运到绥德城西的等子坪埋葬。其坟墓像一座高山,巍然高耸,独立于天地间,相传是秦军三十万将士用战袍襟与头盔兜来黄土堆集而成。现墓前立有一石碑,上刻“秦将军蒙恬墓”。
      相传蒙恬在阳周狱中满腹冤屈无处可诉,昼夜难眠。一天夜间他的手无意间触摸到身下铺的羊皮,心中一动,拔了些羊毛插在竹管中,做成了第一支毛笔,来书写心中的悲愤。功勋卓著的蒙恬虽然冤屈而死,但他发明的毛笔却留传下来,因此,后人也有把毛笔称作“蒙笔”。此后中国告别了在竹简、木简上用刀刻写文字的历史,毛笔成了人们得心应手的主要书写工具。人们对蒙恬这位为秦帝国立下丰功伟业的忠臣良将,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与无比的敬仰,古代有诗人在其墓前写下:荒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
      接着秦二世胡亥又将自己20多位兄弟姐妹尽数杀戮,诸侯叛秦,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北方游牧民族大胆入侵,烧杀虏掠。无定河两岸又是血流成河,尸骨遍野。
      夕阳斜照,长河落日。黄土地在阳光下黄得透亮,黄土高坡上沟沟峁峁相互穿插,人们的耕作在土地上留下的机理和山梁上伸向远方的弧线,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风景。“莫诵陈陶闺梦句,战场今日是良田。”历史终于跨过了漫漫长夜,无定河发生沧桑巨变,旧貌早已换上新颜。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陕北地名与陕北古代文化
下一篇:延安历史大事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