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版 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
您现在位置:陕北网 >> 陕北人物 >> 历史名人 >> 浏览文章

平凡而伟大的陕北女性 缅怀刘志丹将军夫人同桂荣(吴起)

2011/3/2 0:00:0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未知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同桂荣

刘志丹的夫人同桂荣和女儿刘力贞(1936年斯诺摄)

      她是陕北农民的女儿,1934年正式参加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刘志丹的妻子和助手,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曾经亲手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做棉鞋;亲自为毛泽东、贺子珍夫妇的女儿姣姣(李敏)接生。毛泽东、周恩来尽管年龄都大于刘志丹、同桂荣夫妇,但都称呼她为“刘嫂子”。

      她1999年5月4日在西安市因病逝世之后(享年93岁),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领导同志都送了花圈。

      刘志丹是陕西省保安县(今延安市志丹县)金丁乡人;同桂荣是毗邻的吴起县楼坊坪乡人。笔者从1968年冬至1992年春曾经在这两个县工作和生活二十三年,并从1984年起先后担任志丹县县委副书记、吴起县县委书记等职:其间屡次访谈同桂荣及其亲属和老红军,与同老情似家人。值此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谨以本文缅怀和纪念这位中国革命史上平凡而伟大、德高又望重的女性。

      对革命矢志不移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长夜难明赤县天”的血雨腥风里,刘志丹等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在陕北发动群众,开展党的地下斗争,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

      早在1924年,陕北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刘志丹于1925年在陕北榆林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保安县第一名共产党员。1932年2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刘志丹相继担任总指挥。1934年5月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担任主席。1934年10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区军政干部学校,刘志丹兼任校长。1935年9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红十五军团,刘志丹担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徐海东担任军团长)。

      同桂荣作为刘志丹的伴侣和战友,义不容辞地为党组织传送信件,站岗放哨;在红军被服厂当工人,为部队做军装和军旗;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动员妇女姐妹们送子送郎参军入伍;还在家里掩护谢子长、阎红彦等红军指挥员和战士治病疗伤。大伙儿夸她“真是老刘闹红(干革命)的大帮手”。

      1934年春,国民党军队在陕北大肆“剿共”。穷凶极恶的敌人,抄家、烧房、挖祖坟,扬言“掘地三尺也要抓住”刘志丹的家属。同桂荣带着婆母、婶娘等老老小小十多个人,逃进深山老林。有一次,为了逃脱敌人追捕,她情急之中跳下山沟,幸运的是被半崖上的灌木丛架住,才得免一死。同桂荣下定决心:“刘志丹的婆姨(妻子),就是死了也不能让敌人抓去。”她和4岁的女儿(刘力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藏在密林山洞里,八天八夜不见天日,饿了只能用山水、雨水和炒面糊口。后来,游击队员终于找到她们母女俩,才接回了根据地。

      1935年春,蒋介石又调集5个省6个师30个团的兵力,对陕甘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国民党报纸大肆造谣宣扬“陕北残匪即肃清”,“匪首刘志丹已被击毙”。同桂荣既不信邪,又不退缩。她说:“我不怕国民党,既然干革命就不怕死!”

      1935年秋,王明错误路线的执行者在陕甘根据地大搞“肃反”,杀害了二百多名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群众(华池县列宁小学19岁的女教师黄兰也惨遭活埋)。西北保卫局还给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等领导人扣上“反革命”、“右倾分子”等帽子,投入监狱,准备活埋。同桂荣等人四处奔走营救,不仅毫无结果,反而连她们母女俩也被打入劳改队。群众偷着给她们送水送饭,安慰她说:“他们(王明路线执行者)总有遭报应的一天”。同桂荣坚定地说:“我只要活着,就要和他们斗!”在这生死攸关、千钧一发之际,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10月19日下午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惊悉“肃反”情况以后,立即下令“刀下留人”,才使刘志丹等人幸免于难。同老生前曾经对笔者说过:“要是毛主席、周总理晚到几天(吴起镇),老刘他们就没命了!”习仲勋生前也说过:“如果党中央、毛主席迟到四天,我们这批人就被他们(王明路线执行者)活埋了!”

      刘志丹1935年11月7日出狱之后,担任中央军委西北办事处副主任(周恩来兼主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红军北路军总指挥、瓦窑堡(中央所在地)警备司令等要职;1936年4月14日在奉命东征的战斗中,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不幸左胸中弹,当场阵亡,年仅32岁。噩耗传来,30岁的同桂荣当即昏厥……清醒以后对周恩来和邓颖超说:“我早有准备,为革命死了也是光荣的。”从此,她一直没有再婚,因为她对于既是丈夫、又是战友和先烈的志丹爱得太深太重了!当笔者1991年到西安市拜访她时,同老还手捧志丹遗像说:“志丹没有离开过我。”

      为了永志纪念刘志丹,中共中央于1936年6月决定:把刘志丹的故乡保安县,正式改名为志丹县。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题词:“红军模范”。

      全国解放以后,同桂荣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担任过托儿所、幼儿园的名誉院长、顾问和全国政协委员。直到1985年11月,80高龄的同老依然题词明志:“继承志丹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对同志情同手足

      在革命战争时期,同桂荣经常在部队宿营地帮助“大师傅”即炊事员做饭。每当红军领导人开会,她就做自己的“拿手饭”剁荞面招待大家。同志们高兴地说:“刘嫂子又给咱们改善伙食啦!”平时,她身上总带着针线包,抽空就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指战员们缝补衣服。一旦有了布匹,她就给志丹做件新衣服;然而,经常是刚做好就被刘志丹送给了别的同志。刘志丹开玩笑说:“你们的嫂子用新衣服优待小弟弟哩!”

      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造反派都找同桂荣搜集老干部的所谓“反动历史”和“反党材料”。然而,她不怕威胁利诱,绝不落井下石,总是实事求是地回答:“XXX同志从小参军,我看着他(她)长大,怎么会反党呢!”造反派说:“你怎么认识这么多黑帮?”她回答:“我们都是阶级兄弟和阶级姐妹,为了革命,走到一起来了。”造反派说:“走资派就是反革命。”她说:“不要给革命同志乱戴帽子嘛!”……同桂荣用自己的坚定和智慧,保护了一批老同志,自己却在64岁时被“下放”到陕西省三原县,直到1971年“9·13”林彪事件后才回到西安市。许多老同志每当想起这些往事,都感慨不已:“刘嫂子人格高尚啊!”

      对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同桂荣更是一往情深。1935年冬,陕北天寒地冻,冰天雪地,而出身湖南的毛泽东还穿着长征时的布单鞋。同桂荣看到以后,马上夜以继日地精心做了一双新棉鞋送给毛主席御寒;接着,又给其他几位中央领导同志每人做了一双。1960年同桂荣在北京见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时,毛泽东还记忆犹新,紧握着她的手说:“刘嫂子做的棉鞋,又绵软又厚实,真得谢谢你啊!”毛泽东与周恩来、张闻天等人1936年底在志丹县窑洞里开会欢迎和招待著名女作家丁玲(从国民党统治的南京市奔赴陕北)时,还专门请同桂荣作陪,并对丁玲说:“这位刘嫂子,文化比你低,可政治上很强哩!”

      同桂荣比贺子珍大5岁,俩人亲如姐妹,情同手足。同桂荣喜欢听贺子珍讲长征故事;贺子珍喜欢“陕北通”同桂荣讲当地的风俗民情和生活常识。同桂荣忙碌时,贺子珍就帮她照看女儿。1936年冬季的一天早晨,贺子珍即将分娩。毛主席立刻派警卫员去请同桂荣来接生。贺子珍看到同桂荣带来了早就缝好的婴儿小被子、小衣服等,高兴地说:“有刘嫂子在,我就放心了!”后来,贺子珍的母亲带病从江西到延安,同桂荣就帮老人熬中药、梳头、洗衣服。

      对后代爱若慈母

      刘志丹英年早逝,只有一个女儿刘力贞。同桂荣含辛茹苦,抚养遗孤;女儿结婚后她严格教育双方亲属,要求他们不能因为志丹的贡献而搞任何特殊化,不能给先烈们抹黑,不能忘本。

      当年在战争环境中生儿育女的艰难和风险,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是难以想象的。哪位姐妹分娩之后没有奶或者缺奶,同桂荣就急忙为婴儿找奶妈或者找羊奶、米汤等代乳品;哪位同志要寄养孩子,同桂荣就为他们细心选择当地可靠的农民家庭。姐妹们说:“多亏了刘嫂子啊!”……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些老干部被抄家、关押之后,子女们无处安身。同桂荣就照顾他们,说“只要我有一口饭,就饿不着你们。”当时,她已经被扣发部分工资,宁可自己喝稀的,也要让娃娃们吃饱。孩子们都感激涕零地叫她“刘妈妈”……这样,从战争年代到“文革”期间,“刘妈妈”照顾过的孩子数以百计。她说:“我喜欢孩子。他们都是革命的后代啊!”后来,孩子们分布在祖国不同的地方和岗位上,许多人成长为高中级领导干部,有的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只要见到同老,依然会情不自禁地多叫几声“刘妈妈”。

      笔者在志丹县、吴起县工作期间,每到省城西安市出差,总要拜访和探望同老,既汇报家乡工作之事,也叙谈前辈后代之情。记得第一次见到同老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赫赫有名的刘志丹将军夫人,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衣服竟那样朴素,依然是陕北农妇装束,待人又是那么实诚热情,令人肃然起敬!我告诉同老,自己刚到志丹县的时候,就听到乡亲们传唱陕北民歌:“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呀上横山,一心要共产。”同老听说我是江苏省常州市人,在北京上大学以后到志丹县上山下乡,又当了“七品芝麻官”,就对我说:陕北与江南相比,就像“一个天,两个地”,条件太差太苦了,不过苦能炼人哪!过去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应该讲“吃得苦中苦,方为接班人”。……革命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啊!保安县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三百多人,不止志丹一个人。他们真是抛头颅,洒热血!……你在志丹和我的家乡当“父母官”,可不能忘本,一定要做清官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同老对我严父慈母般的关怀和教诲,尤其是“一定要做清官”六个字,深刻地铭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做“官”、做事、做人的座右铭。

      同老,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0% (0)
0% (10)
关键字:
上一篇: 陕北红军的代表阎红彦:从贫穷小子到开国上将
下一篇:明末农民起义首领-王嘉胤(府谷)

网友评论

    tru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